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法考 > 阅读资料 >

2020法考常考知识点解析:【民法】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

2020-04-19 17:39:56|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战2020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张家口中公教育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法考常考知识点解析:【民法】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预祝大家考试 顺利!更多河北法律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法考司法报名、法考备考资料、敬请关注中公张家口法考网。如有更多疑问请在线咨询——【立即咨询】

一、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

1.撤销权

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撤销原因时,法律赋予行为人撤销权。在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中,撤销权原则上是由受损害方行使,如在受欺诈、受胁迫、乘人之危致显失公平的可撤销行为中,撤销权由受欺诈方、受胁迫方、受损害方行使;在重大误解行为中,则民事法律行为之行为人都可以行使。

2.除斥期间

撤销权因须以诉为之,如久拖不行使,将影响相对人的利益和法律秩序的稳定。因此,法律规定有撤销权行使期限,逾此期限不行使的,撤销权消灭,民法上称此期限为除斥期间。对于撤销权的除斥期间,因发生下列情形的撤销权消灭:(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3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4)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总结】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类型

定义

构成要件

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基于对行为的性质、相对人以及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1)须有错误认识

(2)须当事人不了解其错误

(3)须错误性质严重

显示公平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

(1)主观上:须乘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急迫、轻率等不利的情境所最终达成的结果

(2)客观上:双方的权利义务要达到显失均衡的状态。

欺诈、第三人欺诈

行为人故意欺骗他人,使对方陷入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

注意:第三人欺诈,行使撤销权的需要受益人知道或应当知道

(1)行为人须有欺诈的故意

(2)行为人须有欺诈的行为

(3)受欺诈人基于错误判断作出意思表示

(4)欺诈行为与错误判断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胁迫、第三人胁迫

行为人通过威胁、恐吓等不法手段对他人思想上施加强制,由此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恐惧心理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

注意:第三人胁迫,行使撤销权的不需要受益人知道或应当知道

(1)须有胁迫的故意

(2)须有胁迫行为存在

(3)须预告危害属于不正当

(4)须因受到胁迫而产生恐惧,基于恐惧作出意思表示

法律效果

撤销前有效,撤销后无效。撤销权、除斥期间。从知道应当知道之日起算,一般1年,重大误解3个月;行为发生日起算,最长5年

相关内容推荐:

2020法考常考知识点解析:【民事诉讼法】管辖权异议(附例题)

2020法考常考知识点解析:【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