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运动中,提出了“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的口号,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次失误,A选项符合题意,当选。B项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C项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政治上出现的一次失误;D项改革开放是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的经济政策。A项符合题意,故选A。
16.【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能够成功地解决香港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D选项符合题意,当选。A项是促成和谈成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B项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属于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C项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不属于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故选D。
17.【答案】A。解析:材料中“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说明古罗马法强调诚信原则,没有诚信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样的规定体现了道德意识融入法律,故A项正确;BCD材料中均没有涉及。
18.【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涉及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地球村”逐步形成。因此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故选D。
19.【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规定议会的权利高于国王,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言采用了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其中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权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等原则。大宪章也称《自由大宪章》,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1215年6月15日诺曼王朝失土王约翰(1199-1216在位)在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被迫签署。主要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限制王权。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额外税金;保障贵族和骑士的采邑继承权;承认教会自由不受侵犯;归还原侵占的领主土地、抵物和契据;尊重领主法庭的管辖权,国王官吏不任意受理诉讼,对任何自由人非经合法判决,不得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或放逐出境;承认伦敦和其他自治城市的自由;统一度量衡,保护商业自由等。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20.【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后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经济迅速发展繁荣,促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工业化国家人口数量激增,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大量移民的涌入”不是工业化国家人口数量激增的共同原因,排除④。故选A。
21.【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斯大林上台后,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形成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强调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轻视轻工业,重积累轻消费,因而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是导致苏联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导致苏联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2.【答案】A。解析:发展和发展权的提出,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从材料反映的联合国采取的措施来看,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壮大、地位上升,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和平”的主题,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
23.【答案】A。解析:钻研历史课程标准,领会其实质,是进行历史教材分析的首要步骤。因为历史教材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选项A正确。BCD不合题意。因此本题选A。
24.【答案】A。解析: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有“依标托本”原则、体现学科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则、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落实目标多样性原则,因此正确答案选A。BCD选项说法不全面。
25.【答案】D。解析:接受性学习,是指教师向学生提供前人发现、创造、积累的人类社会经验,引导学生把这些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使其成为认知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发明创造基础的学习活动过程,这种学习策略属于接受性学习策略,答案选D。探究性学习策略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活动形式,它包含了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独立自主、合作讨论。总体而言,历史探究性学习以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自行组织探究、资料收集和分析处理、得出恰当结论等构成基本的学习流程。合作性学习策略是一种以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相互合作为形式的学习策略。主要有互助合作式、自主与合作结合式两大类,这两类都适宜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自主性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参与提出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参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因此本题选D。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整个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参考答案】
(1)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真实情境。
(2)设置问题创设有效情境。
(3)挖掘热点创设实用情境。
(4)开设活动创设参与情境。
(5)及时反馈创设成功情境。
3.【参考答案】
(1)两个原则
①民族团结的原则。民族史内容的讲授,要有利于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团结,有利于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积极性。②民族平等的原则。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2)三个关系
①处理好中华民族内部和外部的关系。②处理好汉族的主体性与中国多民族性的关系。③处理好分裂和统一的关系。
(3)注意两点
①介绍少数民族历史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即它的起源、发展过程、今天的人口数量、分布地区及其变迁等。②适当补充乡土民族史材料,填补通史教材的不足。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智者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具体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3)成立国家教委;颁布《义务教育法》;发展高等教育;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4)“走俄国人的路”是指学习俄国,走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结果失败了。“走自己的路”指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成功的道路。最终取得成功,建立了新中国。
2.【参考答案】
(1)首先,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坚持“依标托本”原则。教学目标设计要“依据”课标、“依托”课本。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能够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结合课标和本课的内容,该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抓住了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和影响这两个关键点,但是忽略了新政的特点,知识上有遗漏和欠缺。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主导”,当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主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但是该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多次出现了“让学生”“使学生”等词语,没有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
最后,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落实目标多样性原则。由于施教内容的不同,施教班级的差异,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堂课教学目标也应该是多样的,同样的班级在同一堂课中,不同的学生的教学目标也不应相同。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所定的内容过于单一,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的设计,更能够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