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特岗教师 > 阅读资料 >

2021河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七)

2021-06-05 14:54:43|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情感、做过的活动及动作等都可能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还会再认或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现象。

二、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但仅仅以这种记忆品质来评定人的记忆品质的好坏是不的,有人记得快,忘得也快。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首先是要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记忆的这种品质极为重要,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性,那么记忆的其他品质也就没有了价值。

培养记忆的准确性,首先,必须进行认真的识记;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最后,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而上述三种品质,只有与记忆的准备性结合起来才有价值。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地从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三、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人们游览过“万里长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形象,这就是形象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保留的是事物具体的形象,它以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储存过去的经验。

(2)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我们对法则、定理或数学公式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人的抽象思维关系密切,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

(3)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个体将过去经历过的情绪情感体验保存在记忆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被重新体验到的过程。

(4)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运动记忆。它以过去的动作或操作动作所形成的动作表象为基础,如在头脑中保留的体操动作、舞蹈动作等都属于动作记忆。动作记忆中的信息保持和提取都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

3.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2)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例如打篮球,我们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在陈述陛记忆中的,但是擅长拦网和远投,这些运动技巧则储存在程序性记忆中。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2)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