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画家凡·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2012年,美国宇航局的航流星云图观测到地球表层,竟然和一位画家在100多年前创作的一幅名为《星月夜》的作品极为相似。这让人不禁感叹,究竟是大自然创作了艺术作品,还是这位画家早就拥有一双创世者的眼睛?大家知道这位伟大的画家是谁吗?这位画家就是著名的艺术大师文森特·凡高,导入新课《画家凡·高》。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生平
教师播放凡·高纪录片片段,请同学欣赏并仔细听解读,提问:你们觉得梵高的一生是怎样的?(坎坷、勤奋、执着、热情……)
2.绘画题材
展示《吃马铃薯的人》《星月夜》《唐吉老爹》《向日葵》《红色葡萄庄园》等作品,提问:凡·高的绘画题材有哪些?(人物、植物、田园风景等生活中常见题材,热爱生活)
3.艺术特点
继续欣赏《唐吉老爹》《星月夜》,讨论、探究以下问题:
①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坐在椅子上的老者;静谧村庄上的星空里发光的星月)
②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动感、激情)
③为什么带给你这种感受?从色彩、构图、笔触方便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色彩—奔放、强烈;构图—饱满;笔触—厚重有力)
活动三:总结解释
教师总结:无论是人像还是星空、田园,其色彩奔放而热烈,画面中强烈的色块、浓重饱满的色彩、厚重有力的笔触,表达了画家对生命有着火一样的激情,形成了独特的梵高画风。
活动四:欣赏评价
教师PPT展示凡·高《向日葵》《吃马铃薯的人》等作品,学生欣赏,并结合凡·高的艺术特色,从色彩、线条、情绪四个方面分析作品。
《向日葵》色彩—黄、橙,鲜艳;线条—明显;情绪—积极向上。
《吃马铃薯的人》色彩—厚重;线条—明显;情绪—对底层人民充满同情。
活动五:小结作业
总结回顾凡·高的艺术特点:凡·高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内容,以鲜艳明亮的色彩和跃动的笔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所以,他的画被后人逐渐认可、赞美,成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布置作业:课后搜集凡·高的相关图片、文章或影像资料,加深对凡·高的深入认识,下一节课分享。
【答辩题目解析】
1.介绍一下凡·高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凡·高是19世纪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用笔奔放有力,色彩强烈,表达了狂热的情感。他注意提高色彩的强度、亮度和张力。凡·高对中国和日本的版画颇感兴趣,注意在自己的绘画中吸收日本浮世绘绘画的养料,追求单纯感和表现力。代表作《星月夜》《向日葵》《阿尔的吊桥》《鸢尾花》等。
2.你觉得美术课堂该怎么互动?
【参考答案】
想要上好一堂美术课,互动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讲授为主,到以引导学生为主。有一个新的突破,所以在设置环节上也不单单只是问答的形式。
首先,最简单的环节是问答的形式,但也要求教师要以引导的形式设置问题。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
其次,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以学生自主推选小组长发言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教学设计中的巩固环节中还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如拍卖会、小画展等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最后,设置再多花哨的活动,也必须要注意体现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发现美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