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018-05-04 15:49:34| 来源:

【导读】 张家口人 事考试网提醒您,更多备考信息动态可进群交流(2018张家口教师招聘群 285729906 ),更多教师招聘备考 试题资料可在教师栏目进行阅读。

考情: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单选、多选。掌握四个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可以联系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来加深理解。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对偶故事法指的是什么呢?比如小明因为偷吃打碎了一个碗,小红因为打扫卫生打碎了十个碗,他们两个谁受到的惩罚会更重?经过大量的研究,他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10岁是他律到自律转化的一个分水岭。

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具有客体性;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在儿童认知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确切地说是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儿童在游戏中虽然能意识到游戏规则的存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游戏规则是在他游戏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动准则,所以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强调的是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也就是自我中心主义。(2)权威阶段(5-8岁):这时期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是不了解其意义,刻板地遵守规则,常用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也就是说对事物的判断只看结果不看动机。比如在这个时期的儿童,他们会认为小红打碎了十个碗应该受到更严重的惩罚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这个时期他们认为规则面前,同伴之间是一种可逆关系,我要你遵守,我也得遵守。公平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这个时期对事物的判断开始关注动机的好坏。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个时期对事物的判断既考虑动机也考虑结果。

我们可以用一个小例子来帮助大家加深对着四个阶段的理解。从闯红灯例子出发,处在前道德阶段,他们没有任何规则意识,也不了解红绿灯规则,在大街上会随心所欲,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处在他律道德阶段,他们认为要绝对地遵守红绿灯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闯红灯;处在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他们会认为不仅我要遵守红绿灯规则,其他的人也要遵守,如果有其他人想要打破规则,他们会阻止;处在公正道德阶段,他们会了解到有一些特殊情况是可以打破规则,并且获得大家的理解。比如救护车或者警车他们是可以闯红灯的。

 

   [点击关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hmm35687)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