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考试题库 >

2021河北教师招聘每日一练答案(12月22日)

2021-12-22 16:27:29|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关注两个水平,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两个水平之间的差距即最近发展区。

选项B,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研究对象,由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弗洛伊德提出。

选项C,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由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在一项动物心理实验研究中提出。

选项D,同化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发展。儿童对加法运算的掌握从要借助具体形象“苹果”到后期可以借助简单算式进行计算,这一过程体现的思维发展趋势即为从形象思维“苹果”到抽象思维“数字”。

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B。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劳伦兹的关键期。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选项A,“关键期”这一概念是由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在一项动物心理实验研究中提出来的。劳伦兹把鸟类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现象”,可能出现印刻的有效期即为关键期。

选项B,关键期对个体发展至关重要,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则相应机能较难通过后期弥补发展到应有水平,易形成事倍功半的局面。

选项C,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选项D,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集中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因此应关注人类早期发展,适时开展早期教育。

故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题干中描述的是具体运算阶段,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认知发展。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了形式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而是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故本题答案选择A。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的内涵。“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是指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后再学习,即使你很勤奋也很难学会。是指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某一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故本题答案选择C。

7.【答案】A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而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向日趋强烈;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故本题选ABCD。

8.【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意识的成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BC。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期心理特点可概括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动荡期”、“疾风怒涛期”、“心理断乳期”。故本题说法正确。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故题干描述错误。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梁静)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