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特岗教师 > 阅读资料 >

2021河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四章重要考点(一)

2021-06-06 13:20:30|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学习动机的结构及其分类】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都与学习动机有关。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关于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即学习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是成绩,也可以是奖品、教师的赞扬、名誉、地位等。

学习期待不等于学习目标。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诱因可以是简单的物体,也可以是复杂的事物。凡是能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即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相反,消极的诱因可以产生负性行为,即离开或回避某一目标。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3.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关系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密切相关。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最根本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所以说,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另外,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因为正是那些能够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与那些使个体感到可以达到的目标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学习期待。学习期待则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而产生的动机,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而产生的动机,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由外部的诱因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

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判断动机高尚与低级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社会和集体。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如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把学习看成是对社会多做贡献和应尽的义务,则是高尚的学习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如把学习看成是猎取个人名利的手段,则是低级的学习动机。这种划分标准有时难以正确把握,在教学实践中以此为标准进行判断时要持谨慎态度。

3.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动机很具体,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4.按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复杂的活动中往往存在多种动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称为主导性学习动机;有的动机起次要的辅助作用,叫做辅助性学习动机。

5.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属于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意志力的提高等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如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的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在四种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类型中,有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另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则不一致。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正向一致);相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也不好,则学习效果差(负向一致)。不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不强,但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正向不一致);相反,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不好,学习效果差(负向不一致)。据此,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会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复杂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