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

2021-01-15 18:05:29|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请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提出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进而引出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讲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出示实验器材:蜡烛、白色纸板、光具座等,介绍光具座的作用:使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可测量物距和像距。

小组讨论:根据现有实验器材如何判断成像的特点呢?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请大家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时十分钟的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在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物距在焦距整倍数前后的成像情况。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实验步骤为:(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记录物距和像距,同时观察像的大小及正倒的变化规律;(2)不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调节光屏的位置,多测几组,记录数据;(3)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位置,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记录数据。

教师补充: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请大家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书上表格内。

分析与论证:根据实验数据,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规律,并让小组代表将小组内所得的成像规律进行板书。

环节三:巩固提升

焦距与像的虚实、正倒、大小有什么关系?(一倍焦距是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思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条规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物理探究实验的步骤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你会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参考答案】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只有作出正确的引领,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兴趣。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多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意识到,伟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同时,我也会结合物理知识,向学生渗透很多物理知识的得出都有赖于物理学家们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以及遇到困难不服输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毅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也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1 2 3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