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黑白摄影的魅力》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安塞尔·亚当斯》纪录片片段,请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内容?观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分享,教师揭示课题《黑白摄影的魅力》。
活动二:描述分析
1.黑白摄影的概念
教师提问:你们理解的黑白摄影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概念:黑白摄影将多彩的世界简化、抽象成了黑、白、灰影像,在画面上形成了由黑到灰到白的多层次影调。
2.黑白摄影的影调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姑娘》《雀之灵》《帕米尔高原》等摄影作品,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①这些黑白摄影作品的艺术效果来自于什么方面?
②不同作品的画面影调呈现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不同影调的含义:高调是以浅灰到白的影调层次为主的画面,低调是以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为主的画面,中间调是介于高调和低调之间,由深灰到浅灰的丰富影调层次的画面,硬调是由明暗两级影调各占主要成分,反差非常明显的画面。
3.黑白摄影的欣赏角度
教师继续展示《中国姑娘》作品,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仔细观察并探究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将青春靓丽的姑娘拍摄为黑白照片,画面想突出什么内容?
②想要达到以上目的,摄影师采用了什么影调?为什么?
③这件作品传达了什么韵味?
学生尽情讨论,小组代表回答:画面表现的是轻盈的身姿和浓黑、修长的长发。采用高调影像,为了强调某些摄影师的主观思考或影像元素,进而表达出中国姑娘身姿的轻盈,突出头发的修长。图中白色也成为画面的一部分,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意味悠长。
活动三:总结解释
结合对《中国姑娘》的分析,教师总结欣赏黑白摄影作品的欣赏角度:
1.了解作品抽象客观世界五彩缤纷原貌的目的。
2.把握不同“调子”的主要用途。
3.理解黑、白、灰影像的韵味。
活动四:欣赏评价
请同学们以美术兴趣小组为单位,结合目的、影调、韵味三要素,欣赏《雀之灵》。
小组代表分享对作品的认识,教师总结:作者用低调为主的画面,凝固最具活力的瞬间,最完美地体现了“雀之灵”这个舞蹈的精髓以及杨丽萍对孔雀“高傲”之气的精确把握。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本节课不仅感受了黑白摄影的独特魅力,还学会了黑白摄影鉴赏的要素。事物往往都是由多个要素的整体统一,所以我们不仅仅看照片的眼光需要改变,看事情以及处理问题的眼光也要更全面,这样才能看的全、想得深,才能更精准的解决问题。
2.课后请学生拍一组黑白摄影作品,下节课一起欣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课设定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于题本的认真分析以及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黑白摄影中不同层次的影调,学会欣赏黑白摄影的方法,感受黑白摄影的独特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姑娘》《雀之灵》等黑白摄影作品的描述、分析、评述,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黑白摄影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对摄影的兴趣,感受摄影的多种表现形式。
2.请说一说你对“摄影·摄像”模块的理解?
【参考答案】
“摄影·摄像”是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系列中的一个学习模块。主要是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互网络资源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兴视觉艺术形式。
“摄影·摄像”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体验现代媒体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摄影·摄像”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摄影摄像活动;能恰当地使用美术及相关的术语,从观念、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摄影摄像作品;能了解相关的摄影摄像设备和器械的基本特点,并能独立操作摄影摄像设备和使用相应软件;能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摄影摄像的形式加以记录或表达;充分利用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有创意地完成两件以上的摄影摄像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能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摄影摄像作品作出评价;最后能理解摄影摄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