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2021-01-14 18:14:34|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高中美术《水粉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展示水粉画作品《白墙》《伏尔加河畔的乡村教堂》,并提出问题:画家是如何将美丽的物象记录下来的?

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水粉画》。

活动二:描述分析

1.认识水粉画

教师出示水粉画相关工具材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并提问:

①大家回顾一下,水粉画有什么特点?

②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观察水粉画在创作时会用到哪些工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粉画主要是运用一种水溶性颜料进行描绘,是介于油画和水彩之间的一种绘画,在绘画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材料有水粉笔、水粉颜料、调色板、水粉纸以及海绵等。

2.感受水粉画

(1)展示作品《静物画》,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①整幅作品属于什么风格,画面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

②画面中小号与其他静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作品属于装饰风格的水粉画,主要描绘了小号、瓷瓶、花卉等物品。小号和瓷瓶错落有致,静物和衬布相互呼应,画面组织关系非常和谐。

(2)继续引导学生分析色彩,并提出以下思考问题:

①画面中色彩最亮和最暗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各是什么颜色?

②哪个静物最靠前,是画面的主体?你是如何断定的?

③仔细观察,静物除了本身固有色,你还能看到其他什么淡淡的颜色?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中的色彩和明暗关系处理的非常巧妙,其中橘子色彩纯度比较高,背景白衬布和花叶纯度比较低;几种鲜艳的物体很容易区分它们的色相,白衬布色彩偏暖灰色,叶片有暖紫的感觉,小号后面的投影有偏冷灰调的紫色。

3.水粉画的观察方法

继续出示作品《静物画》,请学生4人一组,交流讨论:要想画出这种细腻丰富的画面关系,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踊跃回答,教师总结:要想画出优秀的水粉写生作品,首先要对物象做仔细而全面的观察,概括画面的主要色彩,找出大色块;其次,观察整个环境的调子,确定画面的主色调,从而为后续的具体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以《静物》为例,示范并讲解水粉画的写生步骤:

1.确定画面大概的组织关系即构图,并用线条勾勒物体的基本结构;

2.用较薄的色彩铺大色调以及明暗关系;

3.铺满色彩,保留部分轮廓线,进行画面的调整;

4.进行局部修饰,刻画细节。

活动四:实践展评

1.在讲台前摆放一组静物,请学生根据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画一幅静物画。

2.完成作品后举办“粉静物画评选大赛”,组织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水粉静物创作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平和祥宁的美好情感,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太多,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留心观察生活,去发现更多的美。

2.用水粉画写生的方式尝试表现校园一角的景象。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问你会如何解决课程中需要示范的地方?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课程中需要示范的地方一定是这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法难点,所以才需要老师的示范,那么我将结合需要示范的内容进行设计,我的示范主要分为三种:

(1)教师自己示范,这样的示范可以加强师生的互动性,且形式非常直观,能够直观的解决学生技法方面的难题。

(2)利用视频播放进行示范,这样的示范方法更加专业性,但需要教师掌握其中的技巧,在播放的时候进行讲解。

(3)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步骤稿,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展示的步骤不够详尽,需要配合老师的讲解,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以上这些示范的方法,需要根据内容合理的选用,有效的安排好课堂时间,能够及时解决学生技法上的难题。

2.请说一说你对水粉画的了解?

【参考答案】

水粉是胶、水调和色彩形成的颜料,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其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

水粉画的性质和技法,与油画和水彩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介于油画和水彩之间的一种画种。加水多,水粉色稀薄、半透明可画出如水彩般朦胧润泽的效果;加水少,可画出厚重明确的笔触,这一点近似于油画的绘制方法,它采用白粉色调节色彩的明度,以厚画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独特的色彩效果;干、湿画法并用可以画出不同的质感,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水粉画通过吸取水彩画与油画的某些方法与技巧,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技法体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1 2 3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