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美术《编花篮》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播放河南民歌《编花篮》:“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银个丹丹嘿银牡丹,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歌曲播放完毕,教师提问: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花篮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如何运用身边的材料制作花篮?引出课题《编花篮》。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编花篮的材料
以美术学习小组为单位发放一些手工编制的花篮,提出问题:
①花篮造型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花篮造型精巧,工艺完善。
②你们组拿到的花篮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花篮由柳藤、竹丝、纸绳等材料组成。
③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编制花篮?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除以上材料外,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进行编制的材料,如硬塑料、铁丝、麦秸、玉米皮、废纸、布条等。让我们开动脑筋,选择不同的材料编制出更有创意的花篮。
2.编花篮的技法
教师播放《花样编花篮》的视频,提问:编花篮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观看,教师总结:在进行编制花篮时,可以运用不同的编法,如:编辫、平编、缠绕、编结等。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并讲解运用平编的方法编制一个花篮:
1.将包装纸裁成8cm宽的纸条,裹着毛衣针卷成若干纸棒后抽去毛衣针;
2.将六根纸棒十字交叉、横竖各三根,用来做花篮的主轴;
3.用其中一根绕圈编折做花篮底,然后使其余11根均匀散开;
4.收口时,将一根纵轴别进邻侧的纵轴内侧。同理,按相同方向依次编折其余各轴。
活动四:实践展评
请学生运用课下收集的废纸和布条编织一个造型精美的花篮,教师巡视指导,在巡视指导时提示注意教室卫生。
在学生创作结束后,开展“手传承、编风尚”手工编制展览会,向同学介绍编织的花篮。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这节课我们采用生活中的材料编织花篮,而我们的美好生活,也是在我们不断编织,不断创造中产生的。让我们共携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2.课后请学生用彩色纸或超轻黏土制作彩色的花,插在花篮中,装点生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了解编花篮的材料和编制的技巧,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编制出一个精美的花篮,提高动手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教学目标的维度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设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篮的造型特点和编花篮的材料来源,掌握编花篮的技巧,能够编制出一个精美的花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和实践练习,选择合适的材料编制一个精美的花篮,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工艺品,请你谈谈对草编艺术的了解?
【参考答案】
草编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早在2008年,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考证,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随着历史的发展,草编工艺更加精美,而且在我国民间广泛使用。
草编主要产区有山东、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农民和艺人利用当地所产的草,如黄草、金丝草、席草、茅草等丰富的地方资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品种花色繁多,富有朴素雅致的风格,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在国内外盛销不衰。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