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2021-01-14 18:00:59|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小学美术《团扇》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朗诵诗词“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合欢扇”?

教师引导:诗中的“合欢扇”就是圆如满月的“团扇”,历代文人墨客素有在团扇上题诗作画,抒怀寄情的雅趣,团扇在方寸之间,折射出人们生活的千姿百态,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大家想不想像古人一样拥有一把自己的团扇呢?顺势引出课题《团扇》。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团扇扇面的造型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潘天寿的《墨石水仙》和张大千的《荷花》团扇,提出问题:

(1)两把扇子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点?

(2)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团扇?

教师总结:团扇的外形多种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芭蕉式等各种形状。

2.团扇扇面的内容、感受

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潘天寿的《墨石水仙》,提出问题:

(1)扇面当中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此图给你怎样的感受?

教师总结:画中水仙叶片穿插,参差有致,素洁优雅,给人优雅、大方的感觉。

3.扇面绘画的笔墨、设色特点

教师提问,引导小组讨论:

(1)画面的用笔、用墨有怎样的特点?

(2)画面的色调又有怎样的特点?

教师总结:画面的用笔利落秀逸,石的墨韵浓、重、焦、淡互相渗透,色调淡雅清秀,耐人寻味。

4.布局训练

(1)展示三把外形相同扇面,前两把具有蝴蝶图案,第三把没有图案,布置训练任务:试着在第三幅图中的扇面中画一画,看看自己画的草图怎么样?

(2)教师展示两张学生作品对比,提出问题: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教师总结:图案的大小、布局要适合扇面的形状。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水墨扇面的制作步骤:

1.根据扇形,选择内容构思画面;2.勾勒外轮廓,上色,注意墨色浓淡;3.深入刻画;4.调整完成。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扇面形状,运用水墨绘制一幅扇面。教师巡视指导。

2.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进行一场“团扇展销会”。提示学生从造型、笔墨、设色等方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之后由全班同学用集赞的方式评选出最佳设计者,并给予“团扇工艺大师”的荣誉称号。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中国团扇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之一,有着不朽的社会生命力。中国扇子的性情、神韵、意趣,已广泛渗入人们生活中并不断得到扩展、充实,而扇面作为扇子的主要构成元素,形成了扇子独有的一道文化风景,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感悟中国团扇文化,传承扇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2.课后请同学们将画好的团扇拿回家中,给辛苦了一天的父母使用。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谈谈你对于团扇的认识。

【参考答案】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中国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

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

宋代扇面书画风气大盛,团扇扇面形成了扇面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2.你认为怎么才能备好课?

【参考答案】

想要上好一堂课,充分的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法和学法。

首先,备教学内容,备课要分析《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及要求做到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分析教材。对整册书进行钻研,梳理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各单元重要突破点,整体把握单元教材的顺序关系、功能关系、逻辑关系,科学系统地编排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步骤、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因素,并按着课次相互衔接,形成对一单元教学的整体把握,对于教材的知识逻辑和事例的运用就能做到得心应手,上课时就感到很有条理和目的性。

其次,备教学对象,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课堂关注程度,课堂反应能力,学生学习习惯等一些基本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教学活动要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主体能力的发展。在这个前提下还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使备课有针对性、层次性,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包括学习情感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

最后,备教法、学法,教法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引导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3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