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小学美术《线条的动与静》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播放动感与抒情两段音乐,请学生耐心聆听,并尝试拿起手中的笔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感受。提问学生:这两段音乐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为什么运用这样的线条来表现?揭示课题《线条的动与静》。
活动二:描述分析
1.感知线条
多媒体展示摄影图片地平线和蜿蜒的河流,提出问题:
①两幅作品中表现的线条是怎样的?
②不同的线条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同的线条组合运用,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平直的线条带给人静止的感觉,弯曲的线条有运动的感觉。
2.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不同的线条组合,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线条组合而成的?
3.线条的特点
教师多媒体展示作品《天水牧歌》《春醒》,请学生4人一组,交流讨论:
①这些作品中出现了哪些线条?
②哪一幅带给人动的感觉?哪一幅带给人静的感觉?
③结合画面内容、线条、色彩来说一说画家是怎样运用线条来表现画面的动静之感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美术作品中,运用平直或弯曲的线条,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疏密的排列,并巧妙运用冷暖色,就可以营造出静或动的感觉。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以“海”为例,讲解用线条来表现的方法:
1.确定主题,构思画面;
2.设色表现(整体色调以冷色调为主);
3.整体调整,作品完成。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同学自选主题,用平直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或动的感觉,并进行上色。
2.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线条的曲直、疏密的组合和色彩冷暖的搭配。
3.完成作品后举办以“线条圆舞曲”为主题的小画展,请学生作为小画家自愿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五:小结作业
1.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并进行情感升华:线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所以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可以留心生活,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并动手去创造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2.课后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线条的运用,并运用画笔或者照片进行记录。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知道哪些灵活运用线条的美术作品?
【参考答案】
灵活的线条能够提升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古今中外,不同的艺术大师虽然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但以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代表作品有吴冠中的《春如线》和凡·高的《星月夜》等。
《星月夜》是后印象派画家凡·高在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在这幅画中呈现了两种风格的线条,一是歪曲的长线,二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炫目奇幻的景象。在构图上,躁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火焰般的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
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它有自己的一种生命力和表现力,能够启发我们丰富的联想。我们必须把线条造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训练来抓,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对于线条的审美感知能力。
2.如何布置美术作业?
【参考答案】
美术作业同样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业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实施和呈现。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学生的美术作业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指导作用。
(1)分层设计。美术作业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艺术感觉、表现能力,心智健全的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个性差异,要因人而异,从学生实际出发,能力好的可以要求高一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表现能力,能力较弱的同学要求可以低一些,可以先临摹书上的范画,逐渐过渡到创作等较高境界,争取每位同学都达到教学目标。
(2)突出过程,快乐作业。教师是美术作业设计的工程师,应该让每位同学享受到美术作业的快乐,时刻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一些细微变化,在创意过程中,一点不落窠臼的呈现,一块鲜丽的色块都应及时予以鼓励,创作过程中还可以创设情境,在音乐的感染下进行快乐地创作。
(3)感悟作业。学生美术作业要符合人文要求,尽量让学生在表现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认知。
总之,美术作业设计体现一种教育艺术,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灵活设计,以达到作业的目的。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