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等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糖尿。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可使一些组织或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并发酮症酸中毒、肢体坏疽、多发性神经炎、失明和肾衰竭等。本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常见病。
一、肾的地位和功能
首先,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的生成和排出,肾脏能够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进入机体过剩的物质和异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动脉血压等,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尿液生成需要三个过程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①血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的滤过,形成超滤液;②超滤液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中被选择性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终尿。
二、多尿可能和肾小管的重新吸收有关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量大并具有高度选择性,超滤液进入肾小管称为小管液。小管液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形成终尿。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是指小管液中的成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返回血液的过程。与小管液相比,终尿的质和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常人两肾生成的超滤液可达180L/d,而终尿量仅约1.5L/d,表明其中约99%的水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此外,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全部被重吸收。
三、渗透性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动力是小管液和上皮细胞之间的渗透浓度梯度。当小管液中某些溶质因未被重吸收而留在小管液中时,可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由于渗透作用,也使一部分水保留在小管内,导致小管液中的Na+被稀释而浓度降低,于是小管液和上皮细胞之间的Na+浓度梯度降低,从而使Na+的重吸收减少而小管液中有较多的Na+,进而又使小管液中保留较多的水,结果使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和NaCl排出量增多。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而使超滤液中的葡萄糖量超过近端小管对糖的最大转运率,造成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结果使水和NaCl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糖尿病多尿的原因就属于这种渗透性利尿。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