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2020河北教师招聘公基知识: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一)

2020-07-15 15:20:20|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一、考情及理论背景介绍

科尔伯格在教育心理学板块里需要识记并理解的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通常以单选题、判断题、多选等客观题出现,接下来老师帮助大家梳理理论背景和道德发展阶段论。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美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应该只有一套道德标准,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权威观念的崩溃要求为学校道德教育寻找一个合理的基础。

科尔伯格在探究道德问题时,借鉴了很多学说,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康德、杜威的道德哲学,当然对他影响最直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他最初采用对偶故事法,随后迅速改进,形成了“道德两难故事法”。

二、道德发展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基础是道德推理,基于他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大量研究对象的道德判断水平的测量,科尔伯格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判断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道德两难故事法中,最常用的就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在此不做赘述。

青年的道德判断一般处于第三至第五阶段,后习俗水平经常在大学生中产生。在实际生活中一些青年达不到后习俗水平,他们的道德判断未超越第三或第四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具有固定顺序的阶段,从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它不是通过直接的生物成熟,也不是通过直接的学习经验,而是通过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的重新组织过程而实现的。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这些阶段的发展。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智力认知发展(逻辑思维)和社会认知发展是制约其道德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逻辑推理水平的提高,是其他特殊推理能力发展的基础。逻辑思维发展与道德发展并不是直接的,它需要通过社会认知方面的中介因素。

科尔伯格认为,“角色承担机会”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依据。注重发挥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学习、参与生活、参与社会的过程中,焕发出主体意识,自己建构,积极成长。自己认识到道德责任及该怎么做才有价值,并将最终落实到学生主体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等能力的发展上来。道德教育过程的实质是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因此,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强调教与学之间平等、自由、真实的交往关系的建立。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