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心理学的知识一直作为重点来考察,其中对于各位心理学家及其理论观点的考查比重逐渐上升,难度逐渐增加。例如对于桑代克、斯金纳、托尔曼、奥苏贝尔等的考频不断增加,甚至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也频频出现。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就是对各个人物的观点、地位和代表作的对应,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于其中一个重要人物—苛勒的思想进行介绍,以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人物介绍
苛勒(1887-196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1887年,苛勒生于爱沙尼亚,他先后在德国杜平根、波恩、柏林大学就读。1909年在著名柏林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期间,他与另外的心理学家考夫卡、韦特海默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
二、代表作
《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心理学中的动力学》、《格式塔心理学的任务》等。
三、主要观点
1.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观点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思是指“能动的整体”,因此他们主张从整体的角度去研究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学派主张人脑的运作原理是整体的,整体大于部分只和。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而反对冯特的意识分解为元素的观点。
2.完形-顿悟说
苛勒通过大猩猩取香蕉的实验,从而提出了与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相对立的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
苛勒发现黑猩猩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初次获取食物的行为不成功之后,并未表现出盲目的尝试-错误的动作,而是坐下来进行沉思,观察整个问题情境,突然显出了领悟的样子,并随即采取行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所谓顿悟,而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他因此提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这种完形倾向具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使有机体不断发生组织和再组织,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完形。
3.学习迁移的关系转化说
苛勒通过小鸡逐米实验提出了迁移的关系转换说观点。他根据小鸡能够把木板的颜色和是否有米的关系迁移到别的情境中,而提出情景中的关系对迁移起了作用,即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决于对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