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19下半年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2020-01-04 08:58:19| 来源:考生回顾

高中心理健康 《站好自己的责任岗》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故事二则

1.活动规则

请大家阅读故事,分小组讨论。

故事一:放学后,王华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他让林凯帮忙看着书包、林凯见王华很久也不回来,而且,天色已晚,林凯仍坚守在校园里……

故事二:今天,语文课代表不在,老师让彬彬帮忙收语文作业。走到雅静桌前时,雅静说自己忘记写了,还请彬彬不要告诉老师。彬彬平时和雅静关系好,就点头就答应了。

2.交流讨论

师:这样的情境发生在你身上过吗,你怎样看待林凯、彬彬的行为?

生1:我很欣赏林凯,对别人交代的事情,他尽心尽责。

生2:彬彬没有责任心。

3.教师小结

生活中会有很多事情考验我们的责任心,承担责任并不容易,但承担责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而言有重大意义。

(二)主题活动一:我的责任我来担

1.活动规则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在家庭中,我们是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社会上,我们是公民……

请大家交流讨论每个角色对应的责任,并填写表格。

2.交流讨论

师:在家庭中你都扮演哪些角色,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生:在家庭中我是妈妈的女儿,我有责任体贴父母,为他们分忧,我还是姐姐,我有责任照顾妹妹。

3.教师小结

进入中学后,我们逐渐扮演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班干部,在社会上我们是公民,可能还是一些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承担着角色应有的责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吧。

(三)主题活动二:责任需要界限

1.活动规则

身在不同的岗位,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的责任必然也是不同的。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之前排练过的小故事,心理小组交流讨论主人公是如何对待自己该负的责任的。

故事一:同学A在家里从没干过任何家务,连自己的衣服都是妈妈洗的,房间也是妈妈打扫的。

故事二:同学B和同学C关系很好,有时同学B不擅长写作文,同学C就会代写,而同学B也经常借数学作业给同学C抄。二人美其名曰互相帮助。

2.交流讨论

师: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自己该负的责任的,这有什么坏处?

生:同学A没有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打扫自己的房间和洗自己的衣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却没有做。同学A的妈妈越俎代庖,做了超出自己责任界限的事。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同学B和同学C一方面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超出了责任的界限,做了别人该做的事。等到了考试的时候,不会的还是不会。代替他人承担责任,反而对他人没有帮助。

师:你觉得同学A的妈妈、同学B和同学C应该怎样处理责任的问题?

生:父母应该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同学B、C可以互相帮助,辅导对方的弱势学科,但不应该代替对方写作业。

3.教师小结

责任有一定的界限和范围,超出界限的责任往往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

(四)总结升华

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安静地回想一下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最后,希望大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也不要越俎代庖,代替他人承担责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责任的含义,了解身为学生需承担的责任的内容。

(2)认识责任是有范围和界限的,清楚责任界限有助于我们承担责任。

(3)了解培养责任感过程中常会遇到阻碍,勇于和善于承担责任,学会自我管理。

我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2)教学难点:认识责任是有范围和界限的,清楚责任界限有助于我们承担责任。

2.请说一说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答案】

培养责任感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对当代中学生展开责任教育。

(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责任心的折射。父母富于责任心的言谈举止会被子女模仿、认同和内化,从而对其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培养责任感应从小事做起,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卫生,为妈妈洗脚、按摩等。

(2)在学校,发挥集体的促进作用是增强责任心的可行手段。班主任要注意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运用榜样示范作用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班级中,可以发挥三种榜样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伟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

(3)当代学生责任心的培养与社会环境的优化是息息相关的。社会是比家庭和学校更大的塑造人的熔炉,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以尽责为荣,以不负责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用大众传媒对相关行为进行褒贬。

1 2 3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赵美玲)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