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方便考生备考,张家口人事考试网发布医学基础知识备考:体温的生理变异。更多资讯和备考动态可进群交流【医疗考试群 271356225】
在各种环境温度下,人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完全一致,但脑和躯干核心部位的温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我们在《生理学》中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今天我们总结体温的生理变异。
在正常情况下,体温可因一些内在因素而发生波动,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1.体温的日节律
体温在一昼夜之间存在周期性的波动,表现为体温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人体体温的经夜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或日节律。体温的日节律取决于生物体的内在因素,而与精神活动或肌肉活动状态等无关。
2.性别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高于男性0.3℃。此外,育龄期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如下图)。所谓基础体温是指在基础状态下的体温,一般在早晨起床前测定。在月经周期中,体温在卵泡期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0.3~0.6℃。育龄期女性每天测定基础体温有助于了解有无排卵和排卵的日期。
3.年龄的影响
儿童和青少年的体温较高,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而体温偏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故体温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动。如果给婴儿洗澡时不注意保温,其其体温可降2~4℃,因而对婴幼儿应加强保暖。
4.运动的影响
运动时肌肉活动能使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所以,临床上测量体温时应让受试者先安静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测量小儿体温时应防止哭闹。
此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均可对体温产生影响,在诊疗或护理需要测量体温时都应予以充分考虑。
以上是整理的体温的生理变异,更多医学基础知识重点,请关注张家口人事考试网。
[点击关注]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