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教育学: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

2018-05-06 11:49:11| 来源:

【导读】 张家口人事考试网提醒您,更多备考信息动态可进群交流(2018张家口教师招聘群 285729906 ),更多教师招聘备考试题资料可在教师栏目进行阅读。

战国时期私学繁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据西汉学者刘歆作《诸子略》把战国时期的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简称“九流十家”。而在这众多流派中,以儒家和墨家为显,被成为“显学”,相互竞争,不分高下。但是,到了汉代之后,这种平衡被打破了,原因是出现了一个人物:董仲舒,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释”的思想并被统治者采纳,所以,汉代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据此,汉代开设了相关学校,用来传授儒家经典,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汉代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呈现出官学和私学并行的状态。官学又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太学,由九卿之一的太常领导管理,而在东汉还设立了鸿都门学、宫邸学等特殊性质的学校;地方官学主要指郡国学;私学则按程度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

 

教育学: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央官学

(一)太学

1、太学成立于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初建时期,只有50人,到东汉时期则扩充到30000多人,达到鼎盛。

2、太学的老师就是博士,博士就是指博识多能者的通称,简单说就是见识广博的人。随着太学的发展,博士的选拔趋向于严格和制度化,有严格的人数控制,需要在博通儒学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太学的学生在初建时期由于名额较少,所以在选拔时也较为严格,当时学生的来源分为两种,一是:太常选拔京都或京郊内年龄在18岁以上、仪状端正者50名作为正式的太学生,看来当时选拔学生时,颜值也是重要的考察依据。二是:从地方的选拔上来的“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非正式的特别生。

3、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成立太学就是为了传授统治者所推崇的儒学,所以,太学的教育内容就是单一的儒学经典。太学的教学形式在初建期由于学生人数较少,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之后,随着人数的增多逐渐形成以“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

4、太学的学生学成之后大都进入了仕途。

(二)鸿都门学和宫邸学

1、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在性质上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其创办的政治力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爱好相关,选拔学生的方式是三公举荐。

2、汉朝的宫邸学分为两种:一是政府专门为皇室及其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二是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

二、地方官学

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但又保留了西周分封制的残余,封皇子以王位和土地。郡国就是当时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其办的学校称为郡国学校。兴办郡国学校的目的主要是:其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特别突出优秀的学生;其二是定期举办“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向社会推行道德教化,到东汉时,地方官学发展极盛,出现了“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景象。

三、私学

1、书馆。书馆又称为书舍,因为官学中的学生不多为贵族子弟,所以汉朝蒙学阶段的教育主要依靠私学,教育内容主要为识字教育、读写训练,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

2、经馆。经馆比书馆高级一些,实际上是一些学者聚集讲学的场所,私学中采用的教育方法是以次相传,类似于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教师只对从学时间较长的高业弟子传授,再由他们传授给初学弟子。其中,大家熟知的董仲舒、王充和郑玄等都是著名的私学大师。

以上就是对汉代学校教育概况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点击关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hmm35687)
关键词阅读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