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报考指导 >

中学地理-学科专业知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3-12-26 10:18:52|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张鹏

一、分类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

4.举例:红海、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等。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对地表进行破坏,把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三)二者关系

1.二者同时存在,同时对地表形态变化起作用。

2.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

3.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外力作用形式

主要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四种形式,其中的侵蚀和沉积地貌最为常见,其动力多为流水、风、冰川、海浪等。

(二)地表形态

1.喀斯特地貌

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流水溶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下水易渗漏。

2.河流地貌

(1)“V”形谷

(2)冲积平原

(3)牛轭湖

(4)三角洲

3.风沙地貌

(1)风力侵蚀地貌

(2)风力堆积地貌

4.海岸地貌

(1)海岸侵蚀地貌

(2)海岸堆积地貌

5.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在高山和高纬地区,这种作用尤为显著。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关键词阅读 教师招聘 教招备考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