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考试题库 >

2022河北教师招聘每日一练答案(3月1日)

2022-03-01 15:35:45|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种类。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

选项A,并列组合学习是指当新概念或新命题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凭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并列组合学习。

选项B,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选项C,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选项D,相关类属学习属于下位学习,是指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

本题学习松树、柳树后再学习“树”这一概念,说明新概念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属于上位学习,故排除ABD选项,本题选择C。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概念教学的相关知识。

A选项,分类教学是指依教学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如一节课或一个学期)按某一原则(如学生性别、体力、爱好等)把学生分成小组的教学。与题意不符。

B选项,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李老师在讲解两条直线“垂直”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和位罝,以突出其关键特征运用的是变式。

C项,例子这一说法不符合知识点。

D项,比较就是区分事物的异同,它是概括过程中区分一般对象与特殊对象以及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的必要条件。变式是从材料方面为理解事物本质提供有利条件,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促进理解。与题意不符。

ACD均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权威阶段的的儿童平时的发展的过程中会服从绝对的权威,认为法规是没法更改的。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小刚在平时的生话和学习中,经常以父母和老师对他提出的“好孩子”的期望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表现处于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处于习俗水平。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题干中“它的形象与现实中的猴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更侧重人的想象来源于现实。人们根据猴子的形象塑造了孙悟空的形象,这属于原型启发。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华莱士在1926年提出问题解决的四阶段:准备阶段、沉思阶段、灵感和启迪阶段、验证阶段。灵感和启迪阶段即突然涌现出问题解决办法。本题并不是突然涌现出孙悟空形象。

C选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题干中“它的形象与现实中的猴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更侧重人的想象来源于现实,因此不能明显体现创造想象。

D选项,文学创作活动是一种创造想象的过程,本题并不明显体现创造想象。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选项。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7.【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8.【答案】BC。中公教育解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的类型。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1)有结构的问题。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2)无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模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何谓优秀,界定很模糊,所以目标是模糊的,其次,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方式很多,所以手段也不确定。由此可知,题干描述是一种无结构的问题。故本题说法错误。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知识的学习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在知识学习的不同阶段,起关键作用的条件也有所不同,但就知识掌握的整体而言,还是有一些基本因素影响到整个过程中各环节的学习。

(1)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2)有关知识的准备;

(3)心智技能的掌握;

(4)教材结构,包括教材的一体化、教材的程序化、教材的最佳化、教材的可接受性。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梁静)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