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分析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教育作为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一环,为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现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发展教育,重视人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可以长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是教师招聘考试的一个考点,主要考查现代教育发展的历程、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等。在综合考查中,大家不大容易把握其变化的实质,故将此部分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备考。
二、知识呈现
三、知识巩固
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2.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
时间1977年1978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29.324.65772.3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3.1958年,教育部提出初高中各年级都开设生产劳动课,每周2课时;各年级每学年均有14—28天的体力劳动时间。1961年,教育部又要求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倡导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劳动课时明显减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教育不符合教育规律 B.教育方针作出了重大调整
C.工业化降低劳动技能要求 D.适应国家调整的时代要求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结合苏联扫盲教育的经验,在农村开展扫盲教育。内容与群众紧密相连,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弹性学习机制,取得很好效果。这表明当时扫盲教育( )。
A.与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 B.完全照搬苏联教育模式
C.体现优先发展教育思想 D.培养了大批高精尖人才
5.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标志性的事件是( )。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启动了“希望工程” D.实施“211工程”计划
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第一届政协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首先是改革课程。1949年11月公布的《大学专科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明确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增设了“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新课。1950年8月,教育部发布并实施高等学校各院系课程草案,规定文、法、理、工各院都设有公共必修课程、本系必修课程、分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逐渐建立比较科学的学时制。此后,又根据实际需要课程改革逐渐走向全面化和配套化。其次进行了学制改革,建立起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再者是对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之适应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A项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错误,指的应是教育大革命;D项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错误,不是普及而是发展。故选C项。
2.【答案】B。解析:结合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可知,我国高考录取率经历了从4.8%到72.3%的变化,这给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故B项正确。虽然我国高考录取率提高比较快,但我国还没有实现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A项错误;表格中的数据没有体现“曲折”,排除C项;D项无法由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来,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中“变化”是指生产劳动课课时和教育方式的变化,联系时间信息,前者是在“大跃进”背景下,存在“左”倾倾向,后者是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纠正“左”倾错误,故D项正确。劳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排除A项;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方针并未作出重大调整,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故选D项。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与群众紧密相连,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弹性学习机制”等信息可知,当时的扫盲教育与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故A项符合题意。扫盲教育没有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故B项错误。教育优先发展思想是邓小平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扫盲教育培养不了大批高精尖人才,故D项错误。故选A项。
5.【答案】B。解析: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的标志性的事件,B项符合题意。恢复十年高考是1977年,A项排除;“希望工程”开始于1989年,实施“211工程”计划开始于1993年,这都是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的重要事件,但不是标志事件,CD项排除。故选B项。
6.【参考答案】
(1)特点:改革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以国家立法作保障;除旧布新;进行全面化和配套化改革;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
(2)意义:推动新中国教育制度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适应了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巩固了新生政权。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