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2021-01-14 18:18:05|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高中美术《鸢尾花》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至爱凡·高》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这个视频片段讲的是谁的故事?影片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个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影片将凡·高的画作搬上了荧幕,抽丝剥茧的展现了凡·高的艺术人生。凡·高一生艰难坎坷,生前身无分文,死后作品价值连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家凡·高的世界,引出课题《鸢尾花》。

活动二:描述分析

1.背景介绍

根据课前要求,请学生分享:

①你对梵高有多少了解?

②梵高是什么时候画的《鸢尾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鸢尾花》是19世纪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之一,在1889年5月进入法国圣雷米精神病院后所画。

2.画面内容

多媒体展示《鸢尾花》,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

②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分享,教师总结:作品描绘了花园中蓝色的鸢尾花,给人眼花缭乱的感受。

3.艺术特色

继续引导学生欣赏《鸢尾花》,小组讨论:

①作品的构图有什么特点?

②作品中都描绘了哪些色彩?产生了怎样的画面效果?

③(放大鸢尾花的局部)在线条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整个画面构图饱满,以相同形状的花、相同形状的叶子、相同的颜色反复出现来表现百花盛开的场景。画面色彩丰富,多用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来表现,画面对比强烈。线条勾勒轮廓与花的结构,线条细致多变。

活动三:总结解释

1.总结《鸢尾花》的艺术特色。

2.小组讨论:通过作品的赏析你体会到了画家怎样的情感?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鸢尾花》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梵高画鸢尾花是在期许生命的粲然。

活动四:欣赏评价

多媒体展示梵高的作品,请学生以“艺术鉴赏家”的身份来评述作品。学生选择喜欢的作品从色彩、构图、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乌鸦飞过的麦田》:内容—大片的麦田与天空;感受——压迫、反抗、不安感;色彩——红、黄、蓝、绿,单纯简明,对比鲜明;笔触——粗短硬直;情感体现——悲伤、极度的寂寞。)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鸢尾花本是很平凡的植物,但梵高赋予它精彩的形象、丰富的色彩以及永恒的生命力。这是一生浸在痛苦与无奈中度过的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展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鼓励学生通过观看电影《至爱凡·高》学习凡·高的精神。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谈谈你对梵高的了解。

【参考答案】

梵高,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作品注意提高色彩的强度、亮度和张力,用笔奔放,色彩强烈,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凡高对中国和日本的版画颇感兴趣,注意在自己的绘画中吸收日本浮世绘绘画的特色,追求单纯感和表现力。

代表作品:《向日葵》《星月夜》(又名《星夜》)《夜间的咖啡馆》《吃土豆的人》《鸢尾花》《阿尔勒的卧室》《高更的椅子》《红色的葡萄园》《加歇尔医生肖像》《奥维尔教堂》《戴草帽的自画像》。

2.请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是如何突出的?

【参考答案】

根据题本的知识内容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鸢尾花》在色彩、构图、线条上的特点。

难点: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

为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在课程中引导学生从内容、色彩、构图、线条、情感等方面逐步欣赏作品。

首先,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简要介绍梵高的生平。

其次,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内容以及感受,接着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鸢尾花》的色彩、构图、线条等特点。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鸢尾花》的艺术特色并结合生平思考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画面形式——情感意义三个方面欣赏作品,从而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 2 3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