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2021-01-11 16:47:52|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高中语文《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是一首关于亲情的歌,在大家的眼中,亲情又是怎样的呢?(师生互动)其实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它的本质是关爱。那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感情描写得具体充实?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板书: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二)写作指导

1.有谁不想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光宗耀祖?中华民族向来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在“高官厚禄”和“孝”不能兼有时,李密毫不犹豫地舍弃高官厚禄,选择孝敬自己的亲人。由此可见,亲情是第一位的。《陈情表》是一篇讴歌亲情,写得非常充实的文章,那么本文是如何做到充实而具体地描述祖孙两人之间的亲情呢?(小组讨论)

明确:(1)李密从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刘氏一人抚养成人的,所以作者从这里写起。他先写自己,从小孤弱,多亏了刘氏的抚养,而且“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里可见刘氏的辛苦。作者通过联想儿时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经历,体现出祖孙两人之间深厚的亲情。【板书:写得充实、联想事件】

(2)刘氏“夙婴疾病”的时候只有李密服侍,他家“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处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环境里,祖母是无法离开他生活的。最后更是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表明他与祖母谁也离不了谁,更加凸显出两人之间不可割舍的亲情。【板书:真情实感】

2.教师出示PPT《边城》片段,学生继续讨论:作者是如何来表达人物之间的感情的?

明确:翠翠在码头等爷爷时的心理描写,体现了翠翠对爷爷的担心,以及等不到爷爷时内心的无助。翠翠和爷爷的对话中,字里行间透露着温情。作者通过心理、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翠翠和爷爷的形象,同时通过这种日常细节展现出两人之间浓厚的亲情。【板书:细节描写】

3.教师出示PPT《妻有“三招儿”》,学生阅读后讨论:作者是怎样来体现亲情的?

明确:作者详细地分析了妻子成功与婆婆和谐相处用的“三招儿”。每一“招儿”都有具体事件相对应,不仅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也让婆媳之间的亲情更加生动、具象。【板书:善于分析】

(三)自由写作

运用刚刚讲到的写作方法,回想生活中和亲人发生过的印象深刻的场景,试着写一个小片段。教师巡场点评。

(四)写作评析

小组内互相点评,并推选出一个代表在班级展示,其他同学找出其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在全班评选出最优秀的一篇。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心灵的深处。结合板书,结束课堂。

布置作业:把课堂上写的片段整理修改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情感融入到作文中?

【参考答案】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作文教学情境,让学生用切身的情感去感悟生活中的人与事,并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融入到作文中。第一,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因素,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深入生活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升华学生情感的动力所在。第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并唤醒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让他们切身地去感悟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继而迸发出情感共鸣,这样的作文才能体现真情实感。第三,要把人的情感表现在文章中,并且呈现在读者眼前,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描写人物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刻画。所以教师要教授一定的写作技巧。最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感悟中注重积累,学会用典型的素材去表达情感,选材方面也要注重新颖独特,让学生学会抓住特定的一个点去细致地刻画人物。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亲情的诗句?

【参考答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1 2 3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