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河北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2月9日)

2020-12-16 13:47:48|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题干中撤销一个厌恶刺激(限制课间自由活动)以增加学生行为(改正错误)发生的概率,体现了负强化。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动机过程是指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班杜拉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学习者做出示范行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老师未表扬张红,因此李明未受到替代性强化,属于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体感说强调解决新的问题解决任务的时候,最适宜的方法从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课题,从而使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产生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故本题选D。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区分,所以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人”跟“入”,“日”跟“曰”为泛化现象。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包括三种类型:符号类、事实类、有组织的整体知识。这类学习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智慧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等,这类知识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认知策略,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监控。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包括:(1)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2)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3)有关个人品德方面,如爱祖国、关切社会需要和社会目标。故本题选D。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故本题选D。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和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而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他们归纳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推断(归因)将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包括了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六个因素。A选项是一种内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B选项是一种内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C选项是一种外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D选项是一个干扰选项。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表明,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当取得成功时,归因于努力就容易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奥苏贝尔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三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学习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在这期间,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A选项中有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在儿童早期表现较为明显,在青年期附属内驱力减弱。B选项中有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在儿童早期表现较为明显,在青年期附属内驱力减弱。D选项中奥苏贝尔的分类没有社会内驱力。因此该题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业成就动机分类,答案为C。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张老师将个人心得与同事分享,这是团结协作精神的体现。参加培训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品质。题干没有体现张老师循循善诱的品质。因此,答案为C。

10.【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开小差,老师要采用巧妙的方式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所以根据选项正确答案是D。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y134046)
关键词阅读 教师资格考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