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发展观的区分

2018-05-02 11:49:57| 来源:

【导读】 张家口人事考试网提醒您,更多备考信息动态可进群交流(2018张家口教师招聘群 285729906 ),更多教师招聘备考试题资料可在教师栏目进行阅读。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发展观的区分,详情见下文。

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发展观是我们考试的重要考点,基本是每年必考的考点,但两者在具体表现中又出现了相同的表述,这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也是容易混淆或者易错的内容。接下来,中公教育的教师将为您详细对比两者之间的异同,帮助大家直面考试。

两种理论的相同点: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是同一时代的两位发展心理学家, 他们从不同角度关注了同一问题, 即儿童发展。两者都认为,儿童发展存在着彼此交织的两个方面、两条线路(个体和社会), 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整地理解发展。两种理论研究都使用了辩证法, 这一共性构成了两种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辩证逻辑不仅是两种理论相似性的源泉, 而且是两者互通的基础。辩证方法的使用使两种理论站在了一起, 明显不同于西方多数心理学理论。

两种理论的不同点:

首先,在关于学习与发展的关系上。

皮亚杰认为, 儿童的“ 图式” 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才为他的下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儿童不可能有超出发展水平的学习。就比如说, 还处于思维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是不可能学会抽象的逻辑概念的, 因此, 发展是学习的必要前提。而维果茨基却认为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 为此提出了“ 最近发展区” 的概念,即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现有水平, 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则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 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差异就是“ 最近发展区” 。因此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就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即学习要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就比如说, 应帮助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进行概念系统化, 促进其思维向抽象逻辑方向的转化。

其次,儿童的自我中心问题。

皮亚杰临床法研究与收集了有关儿童言语与思维发展的大量事实发现:3岁以前的儿童说话的对象只是自己,目的不在于与他人交流, 说话只是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伴随现象。皮亚杰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这些儿童不能进行自我观察,不能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思维含糊不清。所以,皮亚杰从儿童自身发展阶段的角度出发,认为儿童的言语和思维都具有自我中心的性质, 儿童的心理与活动的一切特点都是从这一基本特点中产生的。而维果茨基认为,言语的最初功能就是交往、沟通、与他人进行联系并对他人施加影响, 所以语言一经产生就是社会性的。并且儿童的言语本来就是多功能性的, 随着儿童的成长, 它的功能逐渐分化, 到了一定阶段便分化为内部言语与交际言语。同样, 维果茨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与对婴儿行为的分析来看, 认为思维是现实的、实际的、有实效的思维, 以外界满足儿童需要为基础, 就比如说再大的儿童他也不会认为想象中的苹果比真正的苹果好, 因此思维从发生来讲也是现实性、社会性的。

   [点击关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hmm35687)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