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2024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011期
考试题库:[各地区试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科目一(1-4)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外国文学作品。《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所作的一套小说的总称,广泛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金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动力,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情感教育》是福楼拜的长篇小说。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长篇小说。
《恶之花》是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书法家。题干中诗句的原文为“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意思是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其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族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上。题干中的诗句描述的是张旭的创作情景。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燃煤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煤的主要组成元素包括碳、氢、氧、硫、氮等。燃烧煤炭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烟尘,会加重温室效应、增加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如果是高硫煤,还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进而加重酸雨。A、B、D三项都与燃煤有关。
C项与燃煤无关。大气臭氧层被破坏是由于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煤不含此类物质。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巴洛克画派的代表人物。鲁本斯代表了巴洛克绘画的最高成就。他的作品具有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运动感,富于想象力和戏剧性,如《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智者朝圣图》等。
伦勃朗是现实主义画家,其代表作品有《杜尔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夜巡》等。安格尔是古典主义家,其代表作品有《泉》《土耳其浴女》等。米勒是现实主义画家,其代表作品有《拾穗者》《播种者》等。
科目二(5-10)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故此题选 B。
A 选项,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倾向。
C 选项,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 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D 选项,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可逆性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和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处于权威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 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根据这一观点,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 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权威阶段。故此题选 A。
B 项,公正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他们认为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C 项,可逆性阶段,该阶段是道德自律阶段的开始,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开始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这种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开始由他律阶段进入自律阶段。
D 项,自我中心阶段又称无道德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是把外在环境看作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
B、C、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 A。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维纳成败归因理论。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即努力,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发动机。因此本题答案为 B。
A选项,外部、稳定、不可控对应“难度”,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不会产生较强的情感体验,因此不易激发学习动机。
C选项,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对应“身心状况”,虽然内部可引起强烈的情绪体验,但归因于不可控因素,成功则感到庆幸,但无法预期下次成功。失败则感到绝望,自甘下一次失败,也难以激发学习动机。
D选项,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因素。
归因为 A、C、D 三项均不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动机,因此本题选 B。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为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A 选项,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景教学强调环境的影响,与题干中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不符。
B 选项,直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课堂上只用所学语言,让学生记住教师口授给他们的句型。学生通过反复模仿来熟悉某种结构和句型。教学过程中不用母语,教师借助一些直观教具、手势、戏剧效果以及许多其它手段来表达所学语言的意思。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 选项,建构组织者是指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强调学生自身经验的重要性,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与题干中强调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关系不符。
综上所述,本题选 D。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班杜拉将强化的分为:
(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题目中的通过树立榜样模范来带动全行业的发展,利用的就是替代强化的原理,因此本题选 B。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基本规律的理解。
该表述错误。
培养品德心理因素的过程或顺序,一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知、情、意、行各有其相互独立性,因此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表现为“知行脱节”或“情通理不通”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不必恪守一种开端或一般教育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
故表述错误。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