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2023河北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高中美术《为人生而艺术》答辩题目及解析

2023-12-13 11:08:51|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一、说说本节课是如何体现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的?

【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美术史,不仅是艺术发展史,更是百年来中华民族不懈抗争、奋进的形象史,记载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也抒发了中华儿女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在本课主要从以下两个环节充分体现:

第一,在我设置的第四环节探索背景,理解内涵中,我会播放纪录片《时代的镜子》片段,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感知作品的意义。“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处在社会巨变的特殊时期,许多艺术家用画笔、刻刀等工具去表现民族救亡、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用具有家国情怀的艺术作品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使美术创作既体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又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第二,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会再次升华情感:在国难当头的抗战时期,艺术家走出象牙塔,将艺术变成投枪匕首,在为抗战、为民族的艺术中,成就自己的艺术和人生。

这些环节设置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现代美术的家国情怀,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和文化精神,也是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二、分析作品《怒吼吧!中国》。

【参考答案】

作品背景:《怒吼吧!中国》是一幅黑白木刻版画,作者为李桦,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作品内容:画面中在一截短木桩上,绑着一个仰面朝天的男子。他蒙着双眼双耳,鼻孔、嘴巴张得很大,舌尖抵在牙上,似乎在费劲地喘着粗气。他的身体虽然被绳索紧紧捆绑,却不屈地挣扎着,手伸向地上的尖刀……

艺术特色:作品黑白分明,刀法生拙,构图饱满,道劲而又艰涩的阳刻线条为画面增加了一种强烈的紧张感,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我们似乎能听到被缚者的呐喊:拿起刀,割断绳子,还我自由!画面中的各处细节,经过戏剧性处理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视觉形式,而是一种深刻的隐喻:旧中国的愚昧落后、饱受踩躏乃至奋起反抗都包含于其中,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旧中国悲惨的社会现实和觉醒民众们强烈的革命精神。

作品地位:作为20世纪初新型版画运动中的杰出画家,李桦将传统中国绘画中的象形结构与西方体系下的人物造型手法相结合,大胆借鉴德国表现主义版画的构成形式,对黑暗现实和传统画风有强烈的反叛情绪,对我国的版画创作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