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归因理论的知识点。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分为三维度和六因素。三个维度: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六个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运气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2.【答案】D。解析: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利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具体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工具利用策略和人力资源利用策略。题干中“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时间管理策略,学生可以统筹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作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可以列出一张活动优先表。因此正确答案为D。
3.【答案】C。解析: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
选项A,不属于学习策略,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属于学习迁移,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C,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调节策略,与题干符合,故选。
选项D,属于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选项。
4.【答案】D。解析:题干属于组织策略中的列提纲策略,列提纲时要先对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按材料的逻辑关系,以简要的词语写下主要与次要的观点,也就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教材的要点,每一具体的细节都包含在高一级的类别中。
5.【答案】D。解析:内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内在需要所引起,与学习本身的兴趣相联系。选项ABC中的学习动机均是由外部诱因引起,与题干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D选项。
6.【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维纳的归因理论的六因素。维纳的三维度六因素,三维度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六因素包括任务难度、运气、能力、努力程度、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其中唯一可以控制的因素是努力程度,难度、运气、能力、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均是不可控的,故本题选ABCD。
7.【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早期的迁移理论。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论、共同要素说(又叫做相同元素论)、概括化理论等。
A选项,形式训练论,是对学习迁移现象作出最早的系统解释的理论。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理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
B选项,概括化理论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称为“概括说”或“类化说”。
C选项,相同元素论,又叫做共同要素说。其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在两种没有相同要素或共同成分的过程之间,两个完全不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
D选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奥苏贝尔在他的同化论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同化论属于现代的迁移理论,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择ABC。
8.【答案】CDE。解析:认知策略是个体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它的基本功能是有效地加工整理,分门别类地系统储存。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动机与效率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的曲线关系。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时,动机强度高,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时,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下的工作效率最佳。
10.【答案】√。解析:复述策略的使用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人长时记忆的必要条件。复述是促进记忆的一种手段,一种信息如果想要长期保持,就必须对这种信息进行重复,这样才能够进人长时记忆。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