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

2021-01-18 15:30:09|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一、知识类

【题目来源】1月10日湖北省武汉市面试考题

【考题一回顾】对于习近平提出的“美育”,你怎么看?

【知识链接】

1.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

3.教学观:关注学科→关注人

【参考答案】

总述

习主席强调,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我认为,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爱好、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只有做好了美育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以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素质教育。

分述

教育不仅是给予孩子一份骄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将其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美感是健全人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孩子感受美、理解美,有助于激发孩子美的心灵潜力,同时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如果忽视了美育,那么不仅剥夺了孩子感受美好的权力,也忽视了孩子对于真、善、美的心灵需要,不利于其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教育。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如果有幸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会在我的教育活动中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接触美,使学生不仅拥有懂得审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同时更拥有能够感受美的心灵。

【题目来源】1月10日贵州省安顺市面试考题

【考题二回顾】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知识链接】

1.学生观: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2.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参考答案】

总述

我同意这种观点。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

分述

“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教师应该对学生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长进、有所创新,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方面,应该提高自身教学素养,通过教与学、学与学、以及自我反思,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师生关系的和谐,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校方面,要定期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让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创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重分析类

【题目来源】1月10日吉林省延吉市面试考题

【考题一回顾】有一名班主任,早上陪学生上早课,中午照看学生午休,上晚课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你怎么看待该教师的做法?

【知识链接】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2.教师职业素养:道德素养

【参考答案】

观点

我赞同并支持这位老师的做法。这位老师很好的践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中的爱岗敬业与关爱学生。也有着极高层次的道德素养,在对待事业上能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对待学生上做到热爱学生,我们都应该向这位老师学习。

分析

首先,这位老师的做法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融洽师生关系。其次,家长得知教师对于岗位与学生的用心,也能够更好地配合老师进行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最后,教师的做法能够实现其自身的职业目标与职业理想,为其他教师树立优秀的榜样,为教师光辉形象的塑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究其原因,是该教师从内心深处对其职业有着浓浓的热忱,对其学生有着重重的责任,这一切都促使该教师去不断思考“我应该如何去做好我的工作”“我应该如何去关爱我的学生”,只有由内散发出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满满的爱意,这何尝不是对学生进行的一场爱的教育。

实践

如果以后我有幸成为一名教师,我会向这位老师学习,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思想中,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去践行,将学生的事切切实实地装在心中,作为自己的事,希望也有幸可以为自己的教师生涯画上一幅美丽的画卷。

【题目来源】1月10日安徽省合肥市面试考题

【考题二回顾】一名教师过于追求完美,但是学生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于是对老师产生反感,对此你怎么看?

【知识链接】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2.素质教育

【参考答案】

观点

教师追求完美,本意可能是希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无论是严谨教学还是严格要求学生,都是教师爱岗敬业的表现,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过于追求完美就会变成刻板、一成不变,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对学生一定要做到适度要求。

分析

一方面,该教师可能没有正确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教师如果过于追求完美,就变成了刻板要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该教师没有做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于关爱学生的要求。一味追求完美,没有考虑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情绪变化,造成了学生对其产生反感的后果。长此以往,将十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实践

第一,学校方面应该履行监管职责,定期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此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第二,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想法,转变教育理念。将完美主义用于严于律己上,而不是强加于学生身上。做到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关爱学生和因材施教,争取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内各有所长、有所成就的人。

三、重实践类

【题目来源】1月10日湖北省鄂州市面试考题

【考题一回顾】你班有名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其他学生向你反映,这名学生自私冷漠,作为班主任你怎么处理?

【知识链接】

1.学生行为问题:同伴交往问题

2.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班主任职责: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参考答案】

观点+分析

素质教育中要求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应该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积极的落实与实施。出现题目当中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好此事,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不利于后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会及时妥善处理好此事。

实践

首先,我会在课下寻找合适的时间找到该名学生,先肯定其在学习当中的优异表现,并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其在日常与同学相处交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再引导学生意识到与同学之间和谐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引导其学会如何与同学相处,让其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同伴交往意识。

其次,我会在后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持续观察该名学生的相关表现,看其行为是否有所改善,如果有所提升,我会对其进行正面的鼓励及表扬,如果没有,我会再次与其进行单独的沟通和正向的引导。

再次,我会在班级内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让班级学生意识到团结友好相处的必要性,并且让该生积极参与其中,加强情感交流,促进班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营造团结友爱的班集氛围。

最后,我会进行工作的自我总结。反思自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是否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发展,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在后期的工作当中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题目来源】1月10日吉林省长春市面试考题

【考题二回顾】你班里有一个刚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同学们都让他值日。作为班主任,你怎么处理?

【知识链接】

1.学生观: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同伴交往问题:青少年同伴交往的辅导

【参考答案】

观点+分析

班级里的学生都让刚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做值日,是不遵守班级纪律的表现,同时也体现出他们自身产生了要欺负新来的同学,以“宣示主权”的心理。学生此举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同伴之间良好交往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不利于良好的同学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班主任,我一定会严肃对待,妥善处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实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首先,耐心和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沟通。我会利用课间的时间,依次找到每一个同学进行细致的沟通交流,询问他们让新转来的同学做值日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他们就是单纯的想要欺负新来的同学,我会告诉他们必须要学会尊重同学,尊重是一种美德,这与相互认识时间长短没有关系。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正确的与新同学相处,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

其次,和刚转来的学生沟通。我会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和新来的同学进行沟通,询问他是否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和班级氛围,请他畅所欲言。并表示我已经和班级里其他的学生沟通过了,他们也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类似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再次,开展主题班会。作为班主任,我会利用周一班会的时间,开展一次名为“尊重与欣赏”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使学生对人际交往有全面、积极的认识,同时让他们明白建立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的重大意义。

最后,进行自我反思。我会反思自己没有在第一时间关注到学生在处事方面的不足,同时,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注意多关注学生的各类行为,做到及时了解、及时引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y134046)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