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火山》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多媒体展示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的视频,学生观察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大家认识火山吗?了解火山吗?”进而导入新课《火山》。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火山
(1)火山是什么?火山是怎么形成的呢?
(2)展示关于火山形成的动画。
(3)教师总结: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活动二:火山的结构
(1)火山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2)展示火山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说出火山包括哪些部分。(岩浆、火山通道、火山锥等)。
(3)教师总结:火山包括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通道。岩浆沿着火山通道喷出地表,在地表喷出的地方会形成火山口,火山喷发物一层层在火山口周围堆积下来,形成了火山锥。
那火山喷发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活动三:实验模拟火山喷发过程
(1)实验前准备
①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
②小组代表发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教师点评后按方案进行实验模拟。
器材: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
步骤:
A.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B.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C.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滋现象。
(2)实验过程
小组成员合作操作,思考在实验中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要喷发,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3)实验后
小组成员汇报讨论结果。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展示火山喷发后的图片。
小组讨论思考火山喷发后有和影响并汇报讨论成果。
总结:弊:火山喷发会破坏农田村庄,吞噬生命;利:形成矿床;能源发电;化学肥料。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预习地震。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火山的类型有哪些?
【参考答案】
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活火山是指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如印尼正在喷发的阿贡火山就是活火山。
死火山是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而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公元26年喷发过就再没有活动过,这类就是死火山。
休眠火山是指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日本的富士山是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火山就是休眠火山。
2.你本节课所采用的的导入方式是什么?导入有哪些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我采用的是多媒体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的视频,学生观察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大家认识火山吗?了解火山吗?”进而导入新课《火山》。
导入的设计需要注意这几点:一是趣味性,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主题内容,所以往往需要结合图片、视频、音频、游戏等较为有趣的形式来调动积极性;二是相关性,导入的内容一般要与课程内容或课题有一定的联系,才能顺利地把学生思维引向所学的内容;三是简洁性,导入在一堂课中不能占据过长的时间,否则容易模糊核心知识,也会造成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