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2021-01-13 14:21:22|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小学音乐《春之歌》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教师演唱《春天的芭蕾》,“随着脚步起舞纷飞,跳一曲春天的芭蕾,天使般的容颜最美,尽情绽放春天无悔”,询问学生聆听完之后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绘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那么想想在这么美的景色下,如果用管弦乐曲演奏出来该是怎样的感觉呢?

引入课题——《春之歌》

(二)感受体验

1.初听作品

教师多媒体播放乐曲音频,并提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是小快板,情绪优雅,展现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风光。

2.复听作品

教师再次多媒体播放乐曲音频,并提问:乐曲的形式是什么?由几个部分组成?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并讲解:这是一首管弦乐曲,由三个部分组成,描绘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门德尔松一生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他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

(三)分段赏析

1.聆听乐曲第一部分音频,并提问:第一部分的特点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部分的旋律清新、流畅,能够使人体会到春意盎然的意境,感受到春天带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2.聆听乐曲第二部分音频,引导学生四人为一小组,五分钟时间讨论: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二部分是从第一部分主题发展而来,旋律优美、清新,仿佛在为人们讲述着春天的美景,听着旋律,我们仿佛漫步在春的海洋里。

3.聆听乐曲第三部分音频,并提问: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进入第三部分后,是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模进也称移位,这一手法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他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时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第三部分中出现的是下行模进。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

4.通过分段聆听,学生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带领学生对第三部分旋律进行哼唱。

(1)在哼唱之前,讲解四二拍的指挥图示,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强弱的规律。

(2)通过哼唱发现学生附点的节奏和升fa音准有待加强,教师用形象化的语言教学,并加以大调音阶的反复练习,学生再次完整哼唱体会下行模进的感觉。

(3)学生哼唱旋律时,教师引导学生描绘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在哼唱中联想画面,提高学习兴趣。

5.播放《牧歌》《春之歌》,体会其节奏、节拍、力度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牧歌》为四四拍,速度稍慢,节奏起伏平稳为小提琴独奏曲,力度为强弱次强弱。而《春之歌》为四二拍管弦乐曲,速度为小快板,旋律清新、流畅,第三段中出现的是下行模进,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两首歌曲都表现了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色。

(四)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旋律进行舞蹈创编。

1.教师边哼唱边做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一定示范;

2.将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五分钟的时间对歌曲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

3.创编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

4.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一小组。

(五)小结作业

小结:欣赏管弦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通过听辨、哼唱旋律的活动,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关于春天的作品,对比聆听一下,下节课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管弦乐曲?

【参考答案】

管弦乐曲,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有时因创作意图和演出条件的不同,可对乐队编制适当调整或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我国的管弦乐队为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而加入一些民族乐器。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大自然优美景色,逐渐产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运用创编、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装饰音与附点节奏;哼唱主题旋律。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y134046)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