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下午】

2021-01-13 14:23:44|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高中音乐《小河淌水》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提起云南,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少数民族、原始森林、秀丽山水)

教师总结:提起云南,大家都能够想到干净的山水、淳朴的少数民族。云南是一个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宝地,除了美景风光外,云南也流传着许许多多优美动听的民歌。

顺势揭示课题《小河淌水》。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音频,并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缓慢地、优美)

教师总结:《小河淌水》是一首舒缓地歌曲,速度较慢;整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优美动听、抒情地。

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歌曲:《小河淌水》是一首经典的云南民歌。歌词质朴自然,富有想象。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悠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阿妹触景生情,对月抒怀,用歌声倾诉对阿哥的思念。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歌曲音频,请学生聆听并思考:旋律的音区和音域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音较高、音域宽)

教师总结:全曲音区较高,音域较宽,以从容舒展的节奏和优美清新的旋律将歌曲山水缭绕,阿妹寄托相思的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演唱时需要用气息托住声音,能够更好地演唱高音区的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以“ang”音演唱音阶“1-2-3-4-5-6-7-1”,演唱时提醒学生将气息吸入小腹部,同时腹部用力,保持气息流动,将演唱音色调整得明亮、清透。

3.学唱旋律

(1)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歌曲旋律,演唱中提问:歌曲中有什么地方比较难唱?

学生自由回答。(在有音乐记号的地方时值难以把握)

情绪的渲染,更好将歌曲婉转的旋律和歌词中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

(四)拓展延伸

1.教师请学生以音乐小组为单位,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自由表演,可以改变演唱形式;可以根据歌词创编情景剧等,预留5分钟时间,创作完成后巡回展示。

2.学生创作时教师巡视指导。(组员配合、动作的协调性)

3.各小组上台展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呼吁学生关注更多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将民族音乐传承下去。

作业:课后请学生观看描写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电影《阿诗玛》,下节课分享观影感受。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云南民歌。

【参考答案】

云南汉族民歌可概括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类。汉族山歌在某些地区叫做“调”“调子”,也有的叫做“腔”,山歌即所谓“山野之曲”,故这类民歌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由于演唱的环境,就形成这类民歌大都比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多采取对唱的形式,也可独唱。对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故往往开始先唱一个漫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这类民歌是云南汉族民歌中地方特色最为鲜明的部分,而各地又有不同的风格,且大都无固定歌词,多系即兴演唱,故最能显示歌手的艺术才华。云南汉族山歌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如《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弥渡山歌》等早已脍炙人口。

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能够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无限延长记号部分的演唱,能够通过无限延长记号表现歌曲的优美婉转。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y134046)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