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朗读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身边的生物世界,提出问题:其中描写了哪些生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生物,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了解我们身边的生物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呢?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展开
1.调查前准备: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类比课本内容讨论方案,总结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1)调查的方法有?
(2)调查首先要确定什么?
(3)如何有序的进行调查?
(4)调查中需要注意什么?
(5)在调查中观察到的生物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描述?
(6)调查到的结果该如何呈现?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地调查:引导学生进行校园生物调查,带领学生认识身边的生物名称,教育学生爱护生物资源,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带领学生对调查中出现的各种生物进行归类。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调查报告,小组代表叙述,并与其他组交流,教师做出评价。
(三)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布置作业
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作为一节调查课,你认为在授课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调查活动前,教师可对各小组成员尤其是小组负责人进行必要的培训,内容可包括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如何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制作生物标本、如何对生物进行归类,等等。
(2)调查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观察、测量生物的同时,注意保护生物,不做损害动植物的事情,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等。
(3)调查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注意保存好学生的调查结果,作为后续课程的参考资料。
2.请简述调查的一般过程。
【参考答案】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调查的一般过程包括: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方案(如范围和路线等);范围很大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即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需要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