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下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2021-01-11 15:57:00|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初中美术《民间剪纸》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展示剪刀、刻刀及纸张,请学生猜一猜:

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剪纸)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就是用这些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因其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的人士喜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门有趣的手工艺术——《民间剪纸》。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剪纸寓意

教师播放视频《多姿多彩的剪纸艺术》提出问题:

①视频中你们看到当地人民剪出的形象有哪些?(喜鹊、桃子、鲤鱼等)

②为什么要剪这些物品,有什么寓意吗?(喜鹊代表喜庆,桃子表示长寿、鲤鱼是年年有余。)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剪纸的寓意主要就是通过不同的形象来展现的,表达劳动人民对生活美好的祝愿及憧憬。

2.剪纸的基本装饰纹样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喜鹊》《大公鸡》剪纸作品,并提问:

①这两幅作品分别是什么寓意?(喜庆、金鸡报晓)

②喜鹊的羽毛和公鸡的羽毛艺术家是通过什么纹样表现的?(圆点纹、月牙纹)

③除此之外,你还见过哪些剪纸装饰纹样?

引导学生同桌之间交流,教师总结:圆点纹、月牙纹和锯齿纹是剪纸装饰常用的纹饰,能让作品看起来更加栩栩如生,而且能够表现不同形象的造型特点。

3.剪纸的表现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喜鹊》《大公鸡》剪纸作品,并提问:

这两幅作品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总结:喜鹊以线为主,公鸡以面为主。这就是剪纸常用的表现方法——阴刻、阳刻、阴阳刻相结合。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阴刻的特征和阳刻完全相反,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窗花,并讲解剪纸的剪、刻方法:

1.折纸;

2.画出图案;

3.剪出轮廓,刻出细节;

4.浸染颜料,晾干后完稿。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制作一幅以“2021年牛年”为主题的富有寓意的剪纸作品。

2.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纹样的连接性与完整性。

3.完成作品后举办“牛气冲天”剪纸设计大赛,请学生自愿展示并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理念或创新之处。

4.其他同学从表现技法上、纹饰上、寓意上互相评价作品。

(如《在竹林中散步的小牛》,阴刻手法,圆点纹和月牙纹,竹报平安的寓意。)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而剪纸的形象大部分来自日常生活的形象,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并将传统艺术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发现更多传统艺术的美。

2.课后把自己的作品进行装裱,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好朋友。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剪纸艺术。

【参考答案】

郭沫若说过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在现代,剪纸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时,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作品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在古代,由于剪纸只是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其材料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真正代表不同历史时期面貌的作品传世。关于剪纸在古代的含义,在文人诗里可以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例如杜甫就曾写过: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而杜甫提到的陕西白水等地一带的招魂剪纸,至今仍在那里可见类似形式的作品。

有人说,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

2.请说一说你在本课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答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驱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在内容设置上贴近学生生活,产生共鸣;其次在于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地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下面我主要谈一谈在本次课程中是如何实施的:

第一,内容设置上,初中的学生对剪纸已经有一个浅层的认识了,在此基础上制作一个有寓意、有意义的剪纸作品学生可能就很期待,因此在新授环节播放有关剪纸的视频让大家猜测所剪的形象有什么寓意,帮助学生对剪纸产生浓厚兴趣。

第二,教学方法上,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我在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法,播放有关剪纸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并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再次产生更多新奇的想法,以此提高创造力。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值得老师去探索。

1 2 3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