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初中物理《电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课前给写生展示出不同灯丝情况下连接到同样的电路中,学生能够发现灯泡的亮度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相同电路中为何灯牌亮度不同,引出本节课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电阻的定义
老师给学生解密两种灯泡亮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为灯丝的对于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让学生认识到镍铬合金丝和铜丝对于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继而得出电阻的概念,给出电阻的符号表示。
2.电阻的单位和单位换算
给出电阻的单位读法和字母表示,给出常用的其他的几个电阻的单位,给出单位换算关系进行板书。
3.生活中常见的电阻
给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小电器的电阻实物,如小灯泡灯丝电阻、电炉电阻等的相关阻值。
4.电阻的电路符号
让学生认识在电路图中对于电阻该如何进行绘制。
环节三:巩固提高
让学生根据对于电阻的理解去想一些生活中的电阻,猜想起电阻值。
环节四:小结作业
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课后让学生去收集关于欧姆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举几个关于纯电阻电路的例子?
【参考答案】
有白炽灯,电热毯,电磁炉等。
2.说一些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电阻,认识电阻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灯泡亮度的不同认识电阻,提升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电学学习的乐趣,认识物理知识的魅力。
初中物理《连通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展示实物连通器,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物件,生活中是否见过类似物品,其作用都有哪些,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结合手中实物,介绍连通器的概念,让学生自主总结连通器的概念,教师适时介绍连通器的工作原理:当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教师通过自制连通器分析高度相同的原因:用玻璃管和胶管自制连通器,并移动其中一个玻璃管,使它升高、降低、倾斜等,观察水静止时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高度相平。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连通器模型,设想在一个U型管的连通器里,最底部有一个竖直膜片,当液体不流动时,其两侧受到的压力和压强的情况。
学生结合液体压强及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得出:液体不流动时,竖直膜片处于平衡状态,两侧受到的压力相等、压强也相等,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
多媒体展示想想议议中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它们的功能,同时思考它们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的特点实现其功能的。学生讨论得出:甲乙丙展示的连通器都是符合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点,因此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连通器?
学生思考并作答:乳牛的自动喂水器、过路涵洞、船闸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内容,课后阅读科学世界的内容,了解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三峡船闸,小组内交流讨论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 很多卫生间的地漏结构都是一种存水杯的结构,请结合本节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这种地漏的结构是一个“扣碗”倒扣在存水杯上,存水杯与下水管连接,当存水杯中的水满后,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水就会从下水管流出,而下水管中的异味则不能通过地漏进入室内,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
2.本节课介绍连通器时不仅用到了实物,也用到了模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由于生活中的连通器应用比较普遍,但学生并不知道其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实物观察得出结论,又因为介绍连通器的原理时,学生不易于理解,那对连通器的应用更不能很好的接受了。教师就需要通过模型以及液体压强、平衡力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其原理,这个模型的建立有分析论证的过程,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给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为介绍下面想想议议栏目中的讨论打下基础,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连通器的重要作用及其为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性。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电流表相关知识,请学生回忆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新的问题:电路中的电压应该用什么仪器测量?由此引入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电压表构造的认识:教师讲解电压表是用来测量电压的装置,并且让学生分组观察实验台上的电压表的构造,结合说明书,认识电压表各个部分,并且在班级内随机找学生介绍电压表各部分构造名称,得到:表盘、指针等,并且结合电流表的构造,让学生能够明白三个接线柱分别对应电压表的两个量程。提问学生两个量程分别对应的分度值是多少,学生能够得出分别为0.1V及0.5V。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教师先提问学生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回忆能够得出,使用前应预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检查好电路再闭合开关,电流表使用时要“红进黑出”,并且要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不允许电流表与电源直接串联,操作完成后,根据所选量程及电流表的对应分度值进行读数等。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继续阅读说明书,让学生找出电流表及电压表使用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电压表与电流表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并且能够与电源进行直接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教师进一步总结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前确认电压表量程要大于被测电路的电压,以免损坏电压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使电压表与被测电路的两端相并联。测量直流电压时,要注意电压表接线端上的“+”、“-”极性标记,做到“红进黑出”。测量后根据所选量程对应分度值进行读数。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练习使用电压表:组织学生连简单电路(即电源、开关、小灯泡串联),并且利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源以及小灯泡两端电压,做好实验记录,通过测量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学生能够得出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业:思考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怎样利用灵敏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新的电压表量程是多少?
【参考答案】
将灵敏电流表和大电阻串联,串联电阻越大,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越大,新的电压表最大可测量的电压为U=Ig(R+Rg),其中R为串联电阻,Rg为灵敏电流计的电阻。
2.新课改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本节课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答案】
第一点,在认识电压表的构造时,让学生独立阅读说明书,认识电压表各部分构造的名称,并且以学生在班级内汇报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点,由于学生之前学过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所以类比电流表的使用以及说明书,让学生找到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的不同之处,接着我再予以总结,该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电压表的使用步骤。第三点,在学生理论上已经知道了电压表的使用步骤后,再让学生动手亲自操作,真正学会测量电压表的测量方法。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