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19下半年初中物理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二批

2020-01-05 16:06:27| 来源:学员回顾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初中物理《眼睛》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结合生活实例,提问学生:看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由于失明而看不清东西。随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眼睛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看清东西的呢?在学生疑惑之时,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眼睛的结构

教师给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下发眼睛的模型,然后让同学们观察2分钟,提问学生回答一下眼睛由哪些结构组成的呢?师生共同得出:眼睛主要由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构成。

2.眼睛成像原理

在明确眼睛的构成之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眼睛成像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

然后让学生思考:眼睛看清东西和之前学习过的什么仪器相似呢?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会得出该原理与照相机类似,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然后教师让学生用1分钟回顾一下前节课学习过的照相机的知识内容,并结合眼睛的构成对应填写黑板上所给表格:

根据表格内容,教师总结: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并且教师黑板板书眼睛结构,详细讲解成像过程。

接下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眼睛如何看近处物体和看远处物体,先让学生先近距离看自己的手指纹,然后马上眺望远方,感受眼睛是怎样调节的,并引导学生发现我们不需要像摄影师那样,要考虑到环境的亮暗或物体距离,我们的眼睛会自动作出调节。然后让学生观看一段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眼睛是如何进行调节的慢视频,让学生在观看时特别注意睫状体和晶状体的变化情况。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提问学生观察到的变化过程,并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之上进行总结: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有关“眼睛”的其他内容,并找同学回答什么是眼睛的远点、近点及明视距离。

环节三:巩固提高

根据眼睛的构成和成像原理,提问学生: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卫生呢?根据学生回答,得出:

1.读写时间不宜过长。每隔50分钟左右要放松休息一下,或是做做眼保健操,或是到窗前眺望远处;

2.不要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操作电脑和玩电子游戏;

3.不用手揉眼睛,不用脏手帕或脏毛巾擦眼睛;

4.不直视太阳(尤其是在正午)和电焊光,以免烧伤眼睛。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预习有关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述一下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参考答案】

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

远视眼的成因: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形成远视眼。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视距离的学习,树立眼保健、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初中物理《变阻器-电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的影响电阻的阻值有哪些因素?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顺势引出课题——《变阻器-电阻》。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变阻器的原理

教师根据学生对导入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

教师展示一段镍铬合金线,演示改变另一端的接触点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阻值。

结合上述分析,教师给出滑动变阻器的概念及变阻器的原理。

2.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展示一个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介绍基本构造。陶瓷圆筒上缠绕有很长的漆包合金线,三个接线柱,一个滑头P。

教师结合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说明结构示意图如何画,并给出电路图中的符号画法。

3.变阻器的使用

教师提供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灯泡及导线等器材。说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求,“一上一下”原则;开关闭合前,需要把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以保护电路。

教师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根据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分析电路的电流大小。发现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有效电阻丝越长,灯泡越暗,说明电流越小,说明变阻器的电阻越大。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一道关于变阻器组成和使用注意事项的填空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开放性作业:找一找变阻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电阻定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本节课中有类似的演示实验,比如改变镍铬合金线的接入长度。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材料,正确的操作,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视觉感观。本课中也有类似探究实验的观察电阻影响灯泡亮度的实验,教师提供好器材,实验前跟学员强调好基本要求,比如安装顺序,注意事项,安全要求等。在学生安装好之后,也要引导学生对需要观察的对象做好记录,强调小组分工合作的必要性。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得到结论。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感,提升实验的能力。

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提问学生,使一壶水和半壶水升高相同的温度,使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铁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推测,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的规律。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容器内,用相同的热源进行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和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会发现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水比加热煤油所用的时间更长。接着,再请学生代表上台,利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比较两份相同质量的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所需热量的多少。学生可以发现,这时两份煤油的加热时间是相同的。

师生总结: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物质的比热容

教师讲解:科学家在对以上现象进行详细研究后,揭示了一个新的物质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等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

环节三:巩固提高

要把2kg的煤油从20℃加热到100℃,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结合教材中给出的“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的表格进行计算。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尝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傍晚的沙滩与海水温度不同的原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在进行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中,如果各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

原因之一可能是实验中所用的酒精灯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有差异,因此研究对象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原因之二可能是存在一定的热量损失。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公式;

难点:热量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zxf71560)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