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19下半年高中音乐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二批

2020-01-05 14:33:39| 来源:学员回顾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高中音乐《伦敦德里小调》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伦敦德里美景图片,并提问学生:通过图片同学们能不能判断这是哪个国家?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图片展现的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个小城——伦敦德里,爱尔兰人们称为德里,这座城市的绰号称为“处女城”,因为在1690年围城期间其城墙从未被炮弹穿破。它也是欧洲仅有的城墙未被攻破过的城市之一。也许正是因此,才造就了这里的人们安静、祥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便是一首这里的民谣——《伦敦德里小调》。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慢板。

2.复听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它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4/4拍,音乐情绪是平缓、抒情的。

3.再听歌曲,引导学生边听边哼唱,并思考: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伦敦德里小调》是根据流传在伦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英告别》改编而成的。歌曲曲调优美抒情,仿佛在描绘对爱人深情的告白。

(三)探究学习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嗓音的保护。

2.教师钢琴范唱,引导学生跟琴轻声哼唱,学唱歌曲旋律部分。并提问学生音乐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半音与小三度音程的衔接,给歌曲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格,教师再次带领学生演唱,并注意演唱音准问题。

3.教师请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简单介绍《伦敦德里小调》。

学生自由进行。

教师总结:歌曲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爱尔兰民谣,曲子流传至今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以前只有曲调而没有歌词。后来有热心者开始为它填词,有很多种版本,歌词填写到如今也有百年多的时间,至于演奏或演唱的形式,那就更多了。

4.教师指挥,引导学生跟拍演唱歌曲。

5.教师绘制4/4拍指挥图示,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进行练习指挥。

学生自由展示,之后教师进行评价。

6.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提问:“歌曲描绘什么样的场景?表达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描绘一副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人们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词曲结合,完整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教师播放我国江苏民歌《茉莉花》,请学生聆听并与同桌交流讨论:欧洲的民谣与我国的小调有什么区别?

学生交流讨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伦敦德里小调》是bE大调,多使用半音和小三度音程,使整体的音乐情绪更加抒情,速度也比较慢,有一种向爱人倾诉的感觉;《茉莉花》的旋律非常优美,但所使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这也使音乐情绪显得更加明亮。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歌曲《伦敦德里小调》,感受了欧洲民间音乐的优美旋律。

并请同学们在课后搜集其他欧洲民间音乐,下节课上课前演唱给其他同学听。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问应该如何保护发声器官?

【参考答案】

声带和咽喉是非常娇嫩的器官,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可以增强它们的抵抗力。平时需要注意饮食,吃过多冷饮以及过多食入辛辣食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都会影响嗓音,另外,烟、酒都是嗓音的大敌。

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尽量避免用蛮劲嘶喊,要用气息作为动力,在自然的状态下发声。

2.为什么选择中国民歌对比拓展?

【参考答案】

首先《伦敦德里小调》是一首爱尔兰民歌,在本节课重点学唱了这首欧洲民间歌曲,掌握和体验了欧洲民间歌曲的风格,运用中国民歌进行对比拓展能够非常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国家民间歌曲的风格。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于尊重和欣赏多元音乐文化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开阔音乐视野,丰富音乐审美认知。

高中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给学生播放汶川地震与日本地震和核泄漏中解放军战士和各界人民携手救援的视频片段,提问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学生自由回答。

2.紧接着提问学生:"如果给这两段视频配乐的话,大家认为什么歌曲比较合适?"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让世界充满爱》。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并提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的速度是慢速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2.教师引导学生边听边唱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的它们的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演唱形式可以分三段,第一段是独唱,第二段是合唱,第三段又回到独唱。

(三)探究学习

1.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学生注意气息的运用和轻声高位置演唱,演唱下行时要注意声音的饱满、结实。

2.教师钢琴弹奏这首歌的伴奏,让学生用"啦"来代替歌词跟唱,并提问学生:发现了哪些音乐要素?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弱拍起唱以及切分音节奏的特点,教师给予学生纠正并范唱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齐唱、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并提问学生:"两种演唱方式有何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齐唱是指一个歌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

4.再次播放歌曲,学生加入歌词跟伴奏朗读歌词。

5.教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请学生模仿这种表达感情的方法了,并且提问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大家是通过什么去处理歌曲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在处理歌曲的时候,可以按照歌曲标明的表情术语、速度、力度等要求处理。

6.请学生带入自己对歌曲的处理将歌曲的第一部分用合唱的形式演唱,第二部分分声部演唱。

(四)拓展延伸

请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模仿和学习多媒体上出示的手语动作,加入到歌曲当中。

请学生上台展示。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演唱方式和情感处理歌曲时,要按照歌曲标明的表情术语、速度、力度等要求进行处理。

作业:搜集相似类型的歌曲,下节课进行欣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是如何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的?

【参考答案】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放在教学过程中的学唱歌曲环节进行解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从学唱乐谱到细节练习到带词演唱再到背唱,以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能够基本学会演唱本节课所学歌曲,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教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请学生模仿这种表达感情的方法了,并且提问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大家是通过什么去处理歌曲的情感?"慢慢引导学生按照歌曲标明的表情术语、速度、力度等要求处理。比如节奏上的"疏"与"密"、速度上的"快"与"慢"、力度上的"强"与"弱"、音色上的"明"与"暗"。这样,学生能慢慢吸收这样的演唱方式,由简到难,逐步渗透,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2.谈谈齐唱、合唱。

【参考答案】

齐唱是指一个歌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

高中音乐《印度客商之歌》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作品《野蜂飞舞》,请学生欣赏作品,并提问学生对于作品及作者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音乐积累量很丰富,顺势揭示课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印度客商之歌》。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并提问学生聆听完歌曲的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给我们的第一感受是神秘、静谧、愉悦的感觉。

2.教师向学生简单的介绍歌曲《印度客商之歌》。

教师总结:《印度客商之歌》选自歌剧《萨特阔》,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代表作品,本曲的主要段落,悠扬宽广的长音和快速下行的短音组成了涟波式的乐句,反复流动,形成了明暗相间的色彩和摇晃荡动的音效,仿佛把人带到了虚幻缥渺的仙境。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哼唱歌曲,并提问:歌曲中有哪些音乐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印度客商之歌》为3/4拍,节奏相对简练,但出现了连音线。

2.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完整的演唱歌曲,并提问:这些音乐要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3/4拍强 弱 弱的规律,带给音乐明暗相间摇曳晃动的感觉,节奏相对简练和连音线的使用都造成了音乐连绵,空灵的感觉,神秘感不由产生。

3.教师引导学生完整朗读歌曲的歌词,并提问:从歌词出发,歌曲表达一个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以抒情明快的格调、清新优美的旋律,歌词富有画面感,描述着岛上的情景,描述出一个神秘、充满魅力的小岛,也表达出人们发现宝藏的愉悦之情。

4.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引导学生以“mi”为母音,带着这种情感完整模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5.教师播放歌剧《萨特阔》片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歌剧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萨特阔”取材于俄罗斯民间叙事长诗,讲述的是游唱艺人萨特阔决心为穷人造福,漂泊海外。一日,遇海王之女沃尔霍娃公主,在她帮助下捕得金鱼而致富,购了一只大船远行。途中突遇风暴,海王传旨须一人殉于海,方能免灾。萨特阔义无反顾,投海自沉,谁知因祸得福,沉至王宫后却得到了与公主沃尔霍娃结婚的机会,婚宴上,他引吭高歌,不料声震大海,引来狂涛恶浪,把船只都击沉了。海王于是大怒,下令将萨特阔遣回故里,萨特阔忍痛与公主告别于伊曼湖畔,依依不舍。此时公主悲痛欲绝,顷刻间化成一条清澈的河流,这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沃尔霍夫河的由来。

6.教师播放《萨特阔》优秀唱段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此歌剧的印象。

7.教师带领全体学生,边指挥边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教师请同学来扮演歌剧中的人物,来演歌剧中的一个片段,加深对歌剧的了解。

2.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尝试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情感的体现。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呼吁学生歌剧不仅是音乐历史长河浓重而充满色彩的一笔,也是我国音乐浓墨重彩的一笔,要多多了解民族歌剧,感受歌剧的魅力。

作业: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课下搜集其他民族歌剧,下节课分享讨论。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怎么看待教学中对于外国作品的学习?

【参考答案】

首先,我认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外国作品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为了帮助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不可少的就是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外国的部分作品具备一定特殊的音乐风格,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最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需要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传递我国各个民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和感受不同的音乐文化。

2.介绍一下《印度客商之歌》。

【参考答案】

《印度客商之歌》选自歌剧《萨特阔》,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代表作品,歌剧的第四场描写了萨特阔购得大船启航前各国商人聚集一堂的场面,商人们纷纷向他歌唱本国的奇珍异物,“印度客商之歌”就是其中的一首,是世界名曲之一。在本曲的主要段落,悠扬宽广的长音和快速下行的短音组成了涟波式的乐句,反复流动,形成了明暗相间的色彩和摇晃荡动的音效,仿佛把人带到了虚幻缥渺的仙境。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zxf71560)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