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儿童先背诵乘法口诀”是学习陈述性知识,“然后学习乘法计算,在计算时还要边念口诀边计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下位学习。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借助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是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替代物进行活动,所以,此题选择B。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初中生道德动机的多变性与稳定性交织在一起,以多变性为主,随年龄增长,总的趋势是向稳定性发展,多变性减少。初中生在活动中,容易被“诱因”引起的欲望所驱使,道德动机简单,情境性动机、情绪性动机、兴奋性动机突出,动机容易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化水平提高,理智性动机发展,兴趣趋向稳定,道德动机向稳定性发展。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根据研究,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故选B。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直觉的道德感,即由情境直接引起的、自觉性较低而又有迅速道德定向作用的情绪体验。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有人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许多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都报告过许多这类经历。这种现象称之为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只能说《金刚经》是创造性作品,照着原文抄一遍的版本不算创造,只是一种复制。
9.【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基本相同时,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减少探索过程,有助于问题解决。
相关推荐:2019年张家口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8月26日)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