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2019张家口教师招聘备考:教师招聘考试之迁移理论

2019-07-29 16:49:57|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张家口教师招聘群:559660376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理论基础部分里的学习迁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迁移理论中,会有相应的人物、理论名称、观点对应的考点;以及涉及到理解的题型,下面就对迁移理论部分进行说明,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此部分内容。

1.形式训练说

代表人物:沃尔夫。

地位:是对学习迁移现象作出最早的系统解释的理论。

主张: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迁移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的结果,如训练注意力、记忆力等。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基础,官能指的是注意、意志、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智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重视形式的训练,不重视内容的学习,也就是重视智力的训练,此理论和教育学中教育任务的形式教育如出一辙,所以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可以把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记忆。

2.共同要素说(相同要素说)

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主张: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就像数学中的交集一般,交集越多,迁移的可能性越大;但也有阻碍的情况,学习中经常会受到两种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学了前面的内容会对后来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也叫后摄抑制,指的是后面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干扰作用。两种材料相似成分越多,则干扰的影响越强。

3.概括说(经验类化说)

代表人物:贾德

实验:水下击靶实验。把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水中打靶练习。第一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第二组则只进行练习、不教折射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的深度,继续打靶,结果发现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据此实验,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注意:考试中,一般会出现理论名称和实验的匹配题。

主张:在前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是因为在学习先前内容时获得了一般原理,即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称为“概括说”或“类化说”。

4.关系转化说

代表人物:苛勒

实验:小鸡啄米实验。该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其实验如下:先让小鸡在深灰色和浅灰色纸之间学会对深灰色的条件反射,后来把浅灰色的换成黑灰色,结果发现在黑灰和深灰之间,小鸡对黑灰色产生更大的反应。从而证明迁移的产生受到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主张: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该理论强调个体的作用,学习者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突然领悟。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主张: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认知结构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产生迁移的中介。

以上就是关于迁移的相关理论,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中公教育解析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关键词阅读 张家口教师招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