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上午 河南省新乡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2.内容:
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图7.38)。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印度的旱季,盛行东北季风。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稀少。6—9月为印度的雨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图7.39)。
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得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因此,印度降水量是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图7.40、图7.41)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图7.42),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频发的水旱灾害使印度的粮食产量很不稳定。
阅读材料
两次“绿色革命”
20世纪60年代,印度进行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引进并培育新品种,使用化肥,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这些措施使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大量抽取地下水,土地退化严重,粮食增产潜力减弱。
2004年开始,印度进行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利用生物技术的进步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等。这次“绿色革命”不仅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
活动
运用材料,分析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
1.对照图7.42与图7.43,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
2.推测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气温差异。
3.对照图7.42与图7.43,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差异。
3.基本要求:
(1)要有学生犯错以及纠错环节。
(2)课堂评价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3)请在10分钟之内完成试讲内容。
(4)印度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答辩题目
1.简述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2.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什么?在设计导入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和多媒体导入。回顾印度存在的人口问题,展示印度水旱灾害的图片,提问印度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印度水旱频发呢?由此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印度的季风气候
(1)探究气候特点
教师在PPT上出示“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提出相应问题:孟买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进行巡视,适当点拨这种类型图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总结:从图中可以看出孟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这也是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的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其中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
教师出示“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学生结合教材先分组讨论后进行回答。
(2)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创设情境:同学们,图片中是印度女孩韦沙利的家,新年时她还是自己走路去学校,可六一儿童节过后,她爸爸每天划船接送她。这是为什么呢?
合作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季风的成因,思考这种气候给印度带来了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在雨季,影响印度的西南季风非常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得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所以,印度的降水量时间分配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而这也影响了印度农业生产的稳定。
2.印度的粮食生产
(1)主要粮食作物
教师介绍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展示素材: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介绍水稻和小麦的相关习性。
(2)探究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展示印度的地形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
学生活动:阅读图片,4人一组讨论、猜测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说说该作物分布与该地地形、气候的关系并填入表格。
验证猜想:呈现“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验证学生猜想,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农作物对地形、降水、温度的要求都不同,所以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结合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环节四:小结作业
作业: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而该国由于气候等原因,粮食生产不稳定,印度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呢?大家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1.季风气候
(1)特点: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有明显旱、雨两季
(2)水旱灾害频繁
2.粮食生产
(1)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2)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2.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什么?在设计导入时需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设悬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在导入的时候,需要注意如下几个要点:
(1)科学性。地理学科是一个很严谨的学科,所以我们在不管是在内容上的组织还是语言上的组织都要注意科学性。
(2)启发性。地理导入是提供学生已知或者未知的事物或者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3)趣味性。能够让学生一听就能够把注意力长久的锁定在课堂上。像一些方法比如设悬法、生活实例法、视频法等在地理学科里面是很容易出彩的一些导入技巧。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