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答案】A。解析:标准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拇指在外侧),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2.【答案】B。
3.【答案】C。解析:体循环静脉包括心静脉(心的血管)、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4.【答案】C。解析: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产能的场所。1分子葡萄糖在线粒体内经过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可产生30个分子ATP,而1分子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糖酵解)只能产生2个分子ATP,供给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细胞的“供能站”、“动力工厂”。
5.【答案】D。解析:骨的增长是由骺软骨不断增生,不断骨化使骨增长。12-18岁期间,骺软骨生长速度增快,四肢骨尤其明显18岁以后骺软骨生长减缓,最后骺软骨全部骨化,骨干和骨骺愈合成一条骺线,骨的长度不再增加,身高也不再增长。
6.【答案】D。
7.【答案】D。解析:肌肉运动时,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使不参加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运动时骨骼肌和心肌的代谢活动增强,局部代谢产物增多而积聚,使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开放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多,血液与肌肉组织进行交换的面积增大,气体扩散的距离缩短,使运动的肌肉和心肌能得到较多的氧和营养物质。
8.【答案】C。
9.【答案】A。解析: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大强度运动,人体大量出汗,由于水分的丢失时大多数伴有电解质的丢失,尤其是钠离子的丢失,同时也伴随着少量钾离子的丢失。
10.【答案】C。
11.【答案】D。解析:脑干位于颅后窝前部,由延髓、脑桥、中脑组成。脑干的功能包括:传导功能、反射的低级中枢、网状结构的功能。
12.【答案】D。解析:有氧耐力训练一般采用持续性练习和间断性练习两种方法。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训练以及长距离的匀速跑或长段落的间歇训练。提高有氧耐力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最能发展肌肉耐力的方法是负荷强度小,重复次数多。
13.【答案】B。
14.【答案】A。解析:运动中体温升高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及运动员训练水平因素有关,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体温升高幅度越大。
15.【答案】C。解析:维生素D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促进骨组织的钙化;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缺乏病症表现为儿童发生佝偻病;成人出现软骨症和骨质疏松症。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D。
19.【答案】A。解析: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学堂均开设“体操课”“练习兵式体操,以肆武事”,每周2~3学时,教师多由军人充任。
20.【答案】A。解析:随着社会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运动队的经费来源也必然是多渠道和多层次的,而政府拨款是主要的财政支持。
21.【答案】A。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
22.【答案】A。解析: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3.【答案】B。解析: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由此拉开了我国构建“三级课程体系”改革的序幕。
24.【答案】B。解析:确立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尊重课程标准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25.【答案】B。解析: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26.【答案】B。解析:停球(接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身体的合理部位把运行中的球停下来,控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以便更好地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是运动员利用身体部位减弱和缓冲球的冲击力,获得球的主要手段。故选B。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