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人事考试网教师阅读版块为 考生提供教师招聘的相关备考资料,可以加入【2018张家口教师招聘群 285729906】进行交流。更多招聘备考信息可以关注张家口中公教育 微信公众号(offcnzjk)。
一、考情分析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所以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查的频率是比较高的。纵观教师招聘考试的题目,我们发现多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的形式出现。
二、知识呈现
(一)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设监御史。
2.汉:中央设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治所。
3.唐:御史大夫成为独立机构,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
4.宋:宋沿唐制,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称御史中丞)。宋太宗时,又任命专职的监察御史,考课官员得失。在地方上设立通判(与知州平列,号称监州),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谈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
5.元: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全国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
6.明:在中央,既设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进行业务监督;又设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合成“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明朝还设立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监视、侦查官员的不法行为。厂卫特务机构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加强。
6.清:雍正帝还在通常的奏折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二)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
3.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
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三)评价
1.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察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更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
三、知识巩固
1.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监察官员能力有限
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3.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
C.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 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
——摘编自管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材料三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是在君主专制条件下设立监察机构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服务于皇帝,因此决定了其权力有限、效能有限。因为有皇权为依靠,甚至贪赃枉法。这一切都归因于专制制度的本质,C符合题意。
2.【答案】A。解析:中央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置监察区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由于监察区长官权力比地方长官大,导致地方行政、财、军权逐渐转移到监察区长官手中,最终促成了监察区转变为行政区,体现了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故A项正确。经济发展在题干信息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伴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最终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控制力度是越来越强,故C项错误。疆域变化在本题干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
3.【答案】B。解析:秦朝设置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一,为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故A项说法正确。“杜绝”一词说法过于绝对,监察制度显然不可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故B项说法错误。都察院于明洪武十五年由御史台改制而来,清代沿用,以左右都御史为长官,为最高监察机关。故C项说法正确。君主专制制度下,监察权是皇权的体现,监察的内容是官员是否“忠君”。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故答案为B。
4.【参考答案】
(1)特点:①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使,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③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
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建立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
(3)变化趋势:①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②监察权独立行使。
本质问题:皇权不断强化。
(3)特点:①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②都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③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④在其他行政制度上有相应举措。(任答三点即可)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