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教师资格初中思想品德《在合作中竞争》答辩题目

2017-03-28 11:06:50| 来源:河北中公教育

《在合作中竞争》答辩

众所周知,在教师资格面试中,对考生的考查包含两部分——即试讲和答辩。试讲讲的好必然重要,但是试讲后的答辩环节的表现也不容小觑,对试讲的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考生对于答辩中考官都会问到哪些方面的问题,这类答辩问题究竟都应如何组织作答……这些问题都需要考生认真思考和准备。今天,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在合作中竞争》的答辩题目以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够为各位考生的考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谈谈你对“合作与竞争”关系的理解。【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地竞争。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

二、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同学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为我们的合作铺平道路,不同点则使我们在竞争中互相启发,各显神通。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在合作中竞争,对我们来说,要善于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

在合作中竞争,不以成败论英雄。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成功固然可贺,失败也不必悲伤,只要“尽其所能”,就该问心无愧。面对竞争的成功,应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不可孤芳自赏、追名逐利、唯我独尊;面对竞争的失败,不应彷徨苦闷、灰心丧气,而应总结经验,奋起直追。

三、竞争及其特征是什么?【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我们所说的竞争,指为了某种利益而与人争胜。广义上说,竞争有敌对势力的竞争,有人民内部的竞争。前者常常是你死我活的,后者是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因为我们的学生面对的竞争是人民内部的,所以教材讲的竞争,是指人民内部的竞争。这种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活动中,为了取得好成绩或者实现某目标而与对手展开较量。

竞争具有能动性、互补性、动态性、复杂性等多种多样的特征。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角度,可以强调以下特征。

①强制性。从宏观上讲,社会生活的竞争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竞争总以其特有的强制性在人们的身上发生作用。

②排他性。这是竞争过程的必然表现,它是竞争中一方排斥另一方的行为,“利己”与“排他”是竞争的主要方面。

③风险性。既然有竞争,就有胜败两种可能,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承担因失败所招致的责任。风险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如实力大小、机遇好坏、对手强弱、目标高低等。

④严酷性。竞争的严酷性表现为优胜劣汰,失败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还要付出一定的物质代价。

⑤平衡性。竞争双方不仅仅一决高下,而且存在合作,竞争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平衡的结果使得事物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

四、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

1.懂得在合作中竞争,有接纳对手、尊重对手、学习对手的胸怀。

2.把握在合作中竞争的技能。

3.认识什么是合作中竞争。

五、在本课教学中,你是如何贯彻教学新理念的?【教学实施】

【参考答案】

注重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相结合。一方面需要教师把诸如竞争、合作、良好的竞争意识、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等问题分析透彻。在理解“合作中竞争”的内涵时,分析公司案例让学生理解。我的提问“怎样在合作中竞争”让学生思考,理解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向竞争对手学习”环节,让学生分析在建立良好班级体中,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与学校学习实际相结合。学生进行“夹球比赛”,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交流与体验,避免纸上谈兵。

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竞争与合作的问题是学生生活中很现实的问题。教学中突出了“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有关的道理,充分发动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每一个学生对待竞争与合作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方式,只有经过不断碰撞,方能达到最佳认识。让学生在碰撞、争论、分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竞争与合作的内涵,从而增强竞争意识,增强合作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wx29504)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