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2015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28)

2015-04-12 17:27:38| 来源:张家口人事考试网

1.下列有关智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课是实现智育的唯一途径

B.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C.智育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D.智育是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2.“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主要依据了德育的( )原则。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正面教育

C.知行统一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4.( )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中公教育提供

A.程序教学 B.组织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指导教学

5.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6.学生作业出现错题时,老师让他把该题做十遍。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我强化

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8.某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 )。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认知同化学习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9.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0.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lxf12010)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