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20河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汉代太学

2020-12-07 16:14:22|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庠”。到了夏朝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到商朝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到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再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监”。其中汉代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所设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

兴办背景:汉武帝时,生产恢复,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而且国力充实,政治统一,和之前相比具备了兴办太学的条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用所谓推恩法,大小官吏逐渐都由朝廷直接任命。中央集权的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朝廷能否牢牢控制官僚机构,各级官僚机构能否把朝廷的号令、政策及时地贯彻下去,以维护国家的统一。此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牢固树立儒家大一统国家观念和宗法思想的人才,充实各级官僚机构,就成为了维护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关健。解决人才来源问题,这就是兴办太学的强大动因。

具体措施:在师资方面: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两汉挑选博士非常慎重严格,博士必须德才兼备,要有明于古今、通达国体的广博学识。此外,还必须具有足以胜任博士职责的专经训练和相当的教学经验,以及身体健康等条件。后来皇帝颁布的诏书又规定,任博士必须在五十岁以上。由这些人执教,对提高太学教学质量,起着保证性作用。在授课方面: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其中《熹平石经》,是我国古代由政府统一颁布的第一套标准教材,是经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公诸于世的官定经书,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令人瞩目的创举。汉代太学除经师讲学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学校当局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就教。这种管理方法是先秦游学的遗风。提倡自学、允许自由研讨,使太学培养造就了一批有研究能力、学识广博的高材。

长远意义:太学的兴办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同时汉代太学提倡自学、允许自由研讨、鼓励学成通才的做法,不仅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还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大学教育,培养造就学识渊博、具有研究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仍然富有启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y134046)
关键词阅读 事业单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