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教师招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张家口教师招聘笔试/面试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通过教招面试。更多教师招聘备考技巧,点击查看>>。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客服人员哦——【咨询在线客服】 张家口特岗教师历年职位匹配查询系统
【常见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例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教育一般不可“陵节而施”,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的异化,造成教育的负效应。对于早期教育的问题,我们要明白,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过于夸大早期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极为错误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例如,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
必须指出的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或降低教育的标准与要求。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还有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概括的“跳一跳,摘个桃”的经验,都值得借鉴。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在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经历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一岁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青春发育期。
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阶段快得多。
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平衡的,有的方面可能在较早年龄就达到较高水平,而有的方面则晚些。例如,青春初期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骨化过程远远没有完成。感知觉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比高级形式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早许多。
因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所谓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关键期。研究认为,关键期既包括有机体需要刺激的时期,也包括有机体对某种刺激最脆弱的时期。因此,关键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
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能与环境协调,从而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育工作者:1.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2.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儿童,他们的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而有的同学正好相反。再次,个别差异还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另外,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同步训练】
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D
3、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D
4、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A
5、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词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答案:A
7、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答案:D
8、“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答案:A
9、“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答案:C
10、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B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