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损伤对侧肢体的深感觉障碍和感觉性共济失调,而无痛觉、温度觉感觉障碍,诊断为:
A.感觉忽略
B.偏侧忽略
C.交叉性感觉障碍
D.分离性感觉障碍
E.偏身感觉障碍
2. 以下对脊髓损伤后角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B.痛觉障碍
C.温度觉障碍
D.深感觉存在
E.触觉障碍
3. 周围神经型感觉障碍中神经干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常见的有臀上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
B.见于多发性神经病
C.常伴有放射性疼痛
D.越向远端越重
E.呈手套、袜筒型
4. 以下关于调制中频电兴奋神经肌肉的作用中,描述正确的是:
A.肌痉挛明显,调制频率用150Hz
B.轻度痉挛用100〜20Hz,调幅度50%〜75%
C.肌强直用变调波(70Hz,75%)
D.痉挛肌用连调波(100〜120Hz,50%)
E.对儿童脑性瘫痪所致的肌无力用断调波、间调波
5. FES的作用特点有:
A.可以产生即刻的功能性活动
B.下肢瘫痪可产生功能性行走
C.吞咽障碍可产生吞咽动作
D.尿失禁可产生膀胱收缩
E.可以预防产生肌肉萎缩
6. 感应电疗法的治疗方法有:
A.固定法
B.移动法
C.渗透法
D.电兴奋法
E.高频电疗法
1.【参考答案】D。中公解析:分离性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在延髓内位于接近边缘的外侧部,内侧丘系则近中线。因此延髓旁正中部病变损伤内侧丘系,发生对侧肢体的深感觉障碍和感觉性共济失调,而无痛觉、温度觉感觉障碍。
2.【参考答案】A。中公解析:脊髓损伤后角型:后角损害时可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即节段性分布的痛觉、温度觉障碍,深感觉和触觉存在。
3.【参考答案】A。中公解析:周围神经型感觉障碍中神经干型:周围神经某一神经干受损害时,其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呈条、块状障碍,常见的有臀上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腓骨颈骨折引起的腓总神经损害、肱骨中段骨折引起的桡神经损害。
4.【参考答案】ABCDE。中公解析:抗肌痉挛的作用:如脑卒中所致的痉挛性和混合性松弛性瘫痪可用间调波,作用于痉挛肌的拮抗肌,若肌痉挛明显,调制频率用150Hz;轻度痉挛用100〜20Hz,调幅度50%〜75%;对儿童脑性瘫痪所致的肌无力用断调波、间调波(30〜100Hz,50%〜100%);肌强直用变调波(70Hz,75%);痉挛肌用连调波(100〜120Hz,50%)
5.【参考答案】ABCD。中公解析:FES的作用特点:可以产生即刻的功能性活动,如上肢瘫痪可产生即刻的抓握动作;下肢瘫痪可产生功能性行走;吞咽障碍可产生吞咽动作;尿失禁可产生膀胱收缩。
6.【参考答案】ABD。中公解析:感应电疗法的治疗方法包括固定法、移动法、电兴奋法。
更多张家口医疗卫生招考信息,欢迎关注张家口中公教育
关注张家口中公教育(offcnzjk)微信号,掌握考试资讯!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