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齐白石-祖国万岁》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下午江苏省常州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齐白石-祖国万岁》
2.内容:
(1)1955年国庆时,95岁的齐白石以真挚的感情画了一幅《祖国万岁》。画面以一棵果实累累的万年青作为象征物,加上“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强烈地表达了老人的爱国之心。
(2)形式上,图中的字、画总体看是粗细、长短不等的错落排列着三条竖线,并不做复杂的穿插变化,可谓简而又简。色彩上红的果(还有印章)、绿的叶、黑的字、白的纸互相对比,艳而不俗。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举例说明;
(2)讲课重难点突出;
(3)要有相应的板书设计;
(4)试讲时间为10分钟。
答辩题目
1.谈一谈你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解?
2.简介齐白石。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从而提出主题人物齐白石,并引出课题《齐白石-祖国万岁》。
活动二:描述分析
1.齐白石的生平
教师用PPT展示齐白石生平关键词语,并总结出:齐白石是湖南湘潭人,曾经是一个木匠,字号纯芝,人称“芝木匠”,经过他的刻苦学习,其在艺术上成就显著,被称为中国20世纪美术大师,被文化部授于“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
2.齐白石的作品
PPT展示齐白石的作品《祖国万岁》。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形象?齐白石为何要绘制这种花卉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95岁的齐白石以真挚的感情画了一幅《祖国万岁》。画面以一棵果实累累的万年青作为象征物,加上“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强烈地表达了老人的爱国之心,代表着祖国万年长青之意。
教师再次提问:齐白石的《祖国万岁》在画法上有何特点?
形式上,图中的字、画总体看是粗细、长短不等的错落排列着三条竖线,并不做复杂的穿插变化,可谓简而又简。色彩上红的果(还有印章)、绿的叶、黑的字、白的纸互相对比,艳而不俗。
活动三:总结解释
齐白石的作品构图新颖、大胆,选材独特,来自生活,看似简单,却又新奇;善用墨,富于变化;用色大胆,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万年青四季常绿,果实鲜红,历代常作为富有、吉祥、太平、长寿的象征。齐白石此件《祖国万岁》,着墨不多,以淡汁绿画叶,胭脂画果,清新雅致,红果累累,寓意着生机勃发,是一种吉祥的征兆。白石老人用寥寥数笔,却写出了人世间最常见,却又蕴涵无尽意趣的境界。
活动四:欣赏评价
根据课堂所学,以四人美术小组为单位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分析其艺术特点(建议从笔墨美、意象美、形式美、情感美等角度让学生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活动五:小结作业
1.小结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2.作业
最后,结合学生从探究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程度,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课后根据所学知识和分析方法,查阅资料任选一位近代艺术大师李铁夫、林风眠、黄新波完成创作年表并进行补充梳理。
【板书设计】
齐白石-祖国万岁
一、取材:万年青
二、寓意:爱国之意
三、艺术特色: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答辩题目解析】
1.谈一谈你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解?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中国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提出的,他强调作画作品应该“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意思是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出来的东西要是很不像,这是对观看者的一种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忽略了内在的精神。所以要去抓住我们要变现的事物的内在精神和本质,作者的想象和艺术加工来表现事物本质上的神,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在像和不像之中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艺术不是跟风,也不是去迎合俗人的口味,艺术更不是不负责任的涂鸦。真正的艺术是从内心发出来的真善美,来讴歌人生,去谱写生活。
2.简介齐白石?
【参考答案】
齐白石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晚年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衰年变法,他的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墨虾》等。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