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解题技巧分析

2018-11-14 15:38:08|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荐:2019国考张家口报名人数汇总

荐:2019国考各地报考人数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占40道题,其中片段阅读占20题,题量还是比较大的,而因果文段又是经常出现的文段,近四五年的国考考试中几乎都有涉及。许多考生习惯性“因此、所以”等词语判断其为因果文段,从而认为重点就是“果”。这样的“直接”的做法是比较容易出错的。我们需要分析清楚文段的脉络,定位文段重点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主旨观点题,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就来给大家具体的讲解一下怎么做因果文段的题目。

一.含义

因果文段是指介绍了原因及其结果的文段类型。其行文脉络分为两种:一是分析+事实,二是分析+结论/对策,接下来具体的介绍一下这两种脉络。

二.分析+事实

分析+事实的脉络是先分析了原因,再提出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是个客观事实的文段脉络,这种行文脉络的重点在“因”。因为文段作为一种议论性的文段,侧重点应该在于作者的观点。客观事实并不是作者的观点,那么客观事实就不是文段重点了。具体请看例题:

【例题1】纵观各国货币发展历史,货币国际化虽然给所在国带来一定风险,但却远远低于所带来的好处。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高,就意味着在出国旅行、消费、留学的过程中,可以较为便利地用本币进行支付,不必经过繁琐的汇兑程序;从政府的角度看,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发行本国货币为国际赤字融资,相对于别的国家征收了“铸币税”,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都“争先恐后” 地走向国际化。 这段文字意在:

A.揭示促使货币国际化的原因

B.说明实现货币国际化的结果

C.提醒货币国际化潜藏的危险

D.剖析货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中公答案解析】A。文段的第一句话表明货币国际化有风险,但更多的是好处。第二句分析了从老百姓、政府的角度看,“为什么货币国际化有好处”。最后说到结果是各个国家都走向货币国际化。其中作者主要是分析了货币国际化为什么好,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各个国家走向货币国际化这个事实。所以本文段的行文脉络是分析+事实,那么文段重点就是“因”的部分了。所以答案选A。

三.分析+结论/对策

分析+结论/对策的脉络是先分析原因,后得出的结果为结论或者对策的行文脉络,重点在“果”,具体请看例题:

【例题2】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对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人们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中心即可客户端用无线电波向公众和重点设施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是无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警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地震波横波的监测难度高于纵波

B.地震警报系统的精度和速度亟待提高

C.无线电波技术的发展是实现震前的前提条件

D.科学利用两种地震波的时间差可以发出有效的地震警报

【中公答案解析】D。本文段第一句话说到在地震面前,科学是有作用的,说明文段之后可能是围绕地震和科学这两者的联系进行论述的。第二句话具体的分析了地震波的“科学”的一面。第三句话说到正是由于前文横波和纵波的差异,因此能够科学技术监测并发出警报。最后一句话“也就是说”为同义转述,解释了前一句话,科学是如何在地震中运用的。所以本文段是先分析了科学运用在地震中的原理,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地震警报的原理。属于分析+结论/对策的行文脉络,重点在“果”,故答案选D。

以上即是国考公务员考试中片段阅读因果文段的解题技巧分析,希望上述的讲解对大家解决此类问题会有所帮助。同时在后期,中公教育也会给大家进行言语理解部分其他题型解题技巧进行详细讲解,大家敬请期待。

更多资讯请关注张家口中公教育微信公众号(offcnzjk)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杨楠)
关键词阅读 2019国考 行测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